争当农业对外开放排头兵——写在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倡议提出四周年之际
2023-06-14 14:51:05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高岗

  西安向西80多公里处,有一个世界知名农科城——杨凌。这里聚集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近年来,累计为世界11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3000多名农业人才,为农业对外开放贡献了“杨凌智慧”。

  6月12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马拉提正一头扎进实验室,分析着各类实验数据。“这里的科研技术水平高,能很好地激发我的学习潜力。”马拉提说。

  校园之外,马拉提还有一个身份——跨境贸易公司职员。他在一家中哈进出口贸易公司任职,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哈萨克斯坦的高品质牛羊肉销售到中国。“杨凌的学习工作经历,让我立志将来为架起中哈两国之间的友谊桥梁,作出更多贡献。”马拉提说。

  2019年6月14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中国倡议在陕西省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四年来,该基地聚焦“交流、培训、示范”核心功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科技推广模式,不但为自身发展开拓了一片广阔天地,更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份优质方案。

  有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深造,也有中国学生奔赴上合国家交流学习。5月29日,正在北哈萨克斯坦大学进行海外实践交流学习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陈晓琴、唐君彦、刘文瀚、赵家豪、胡张涛格外忙碌。

  他们正在参与作物绿色生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农产品质量评估工作。评估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将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北哈萨克斯坦大学共同建立的海外农业示范园的播种材料,包括小麦、油菜等。

  “此次前往北哈萨克斯坦大学交流学习,我收获很多。希望今后能在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陈晓琴研究的是作物土壤修复,她去哈萨克斯坦主要想了解当地向日葵种植和产业链发展情况,学成后想回到家乡新疆,从事油料作物国际贸易。

  除了人才培养,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让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开放与合作领域更加广泛,国内国际市场资源的联动效应也更加凸显。

  5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原料交易所入驻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经贸投资促进中心,该中心是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框架下从事经贸投资促进的专门机构。此次入驻是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经贸投资促进中心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这是我们上合小麦育种创新基地的选种圃,我们要给中亚地区选择品种。中亚品种的共同特点是株高要高,同时要选择晚熟的品种。”麦收时节,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张正茂教授正和自己的研究生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选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正茂是第一批承担示范园建设任务的专家之一,从接手建设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到现在,张正茂和他的专家团队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中哈两国之间20多次。

  2017年5月,张正茂与韩清芳、黄镇三位专家先后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赛富林农业技术大学,和专家们一起谋划筹建示范园,为哈萨克斯坦引进中国小麦、玉米、油菜、荞麦、绿豆等作物良种,安排种植引种品比试验。

  张正茂团队在哈萨克斯坦六年间,共完成13大类115个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品种比较试验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筛选出的小麦品种较当地主栽对照品种增产极为显著,其中最高产量的参试品种比当地对照品种最高增产达60%以上。

  从交流培训示范,到经贸产能合作,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为平台,通过积极拓展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先后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建成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派出73批194人次专家团队开展援外指导,100多项作物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海外辐射面积达3000多万亩,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援外培训项目54期,累计培训学员1900多名,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开启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新的篇章。

  “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上合组织秘书处和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当农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紧紧围绕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的功能定位,积极构建‘立足中国、辐射上合、联动周边、面向全球’的农业国际合作新格局,为推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全球粮食安全提供‘杨凌方案’,贡献‘杨凌力量’。”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说。(陕西日报记者 刘坤 通讯员 杨耀军 耿苏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