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教育局7月12日公布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明确:7月14日12时西安市将公布今年中考成绩及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7月15日至17日城六区网上填报志愿,7月18日至20日五区二县网上填报志愿;7月25日至8月10日西安全市中招录取。
城六区高中定向生招生计划为本校统招计划的50%
西安市教育局明确,西安市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普协调发展,合理调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和招生规模,统筹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科学编制并一次性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体育、艺术等特长生招生计划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5%。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执行西安市教育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技工学校招生执行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执行陕西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
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等六区及其已划归开发区地区(以下简称城六区)所属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其中,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特色示范高中和市直属高中学校招生范围为城六区初中学校,其他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范围为本区内初中学校;定向生招生计划为本校统招计划的50%,大学附中定向生计划中含大学教职工子女。
统一录取结束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将“征集志愿 ”
西安全市考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和防伪成绩单。所有考生在统考科目成绩公布后按规定统一填报志愿。城六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15日至17日。城六区录取过程中,统一填报的志愿按程序录取结束后,西安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补报志愿,选报范围为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第一次征集的志愿按程序录取结束后,再次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补报志愿,选报范围为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五区二县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18日至20日。
城六区普通高中志愿,第一批次为3所省级示范高中或市级特色示范高中志愿;第二批次为4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志愿。每个考生第一批次须至少填报2所省级示范高中或市级特色示范高中,第二批次须至少填报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和普通高中,方能提交志愿。第二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志愿不含市级特色示范高中。考生同一批次选报的学校志愿为平行志愿。
城六区考生选报普通高中相关规定明确,选报定向生志愿的考生资格要求是:凡在生源学校建立正式学籍3年以上,且连续在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就读的应届毕业生,方具备定向生源资格。因父母军转安置、正常工作调动、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A、B类人才)的随迁子女填报定向生志愿,不受学籍和就读时间年限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定向志愿每生限报1所学校。
选报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考生,在全市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可任意选报学校。初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志愿,不得限制学生报考。如有限制学生报考情况发生,学生可直接到区县招生办(或区县考试管理中心)投诉。凡违规阻挠学生填报志愿,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城六区与五区二县同步录取
城六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录取工作由西安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高新区第二初级中学、高新区第十一初级中学2所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由高新区负责,整体纳入城六区管理。
所有学校招生录取必须通过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招生管理平台。今年首次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西安市第五十八中学,西安市汉都新苑中学,西安国际港务区高新一中陆港中学,西安湖滨中学,西咸新区铁一中金湾中学等普通高中学校,其招生工作由所在区县(开发区)教育局负责,纳入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招生管理平台。
五区二县在城六区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阎良区西飞第一中学、西安市渭北中学、长安区第一中学、长安区第二中学、长安区第四中学、长安第一民办中学、西安南开高级中学、西安湖滨中学、鄠邑区第四中学、陕西实验高级中学、高新区第五高级中学、西安蓝田工业园高级中学等普通高中学校,其招生工作纳入城六区考试招生管理。
城六区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两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为省级示范高中(含市级特色示范高中),第二批次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录取分为预投档、正式投档、预录取和办理录取审批手续四个阶段。详细的录取顺序,可登录西安市教育局网站查询。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依照“四个条件两项指标及学科学业考试成绩”进行筛选。
职业高中录取新生与普通高中同步
重点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同步进行录取。非重点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第二批次同步进行录取。报考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考生,也可凭准考证和统考成绩通知单或毕业证到所报学校报名。招生学校凭考生报名清册统一办理录取手续。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的录取,按照陕西省有关规定,由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在省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的录取场所内进行。
跨区域招生纳入西安市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跨区域招生学校限报一所。跨区域考生资料(准考证、原始成绩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相关材料)由招生学校通过平台统一提交。(三秦都市报记者 张彦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