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ming陕西】相约渭南博物馆 邂逅古韵七夕
2023-08-23 17:49: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雨晨责编:高岗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吴明玲):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8月22日晚,“情满七夕 渭博相伴”——渭南市博物馆2023年七夕之夜活动开启,渭南市博物馆以三件馆藏耳饰为媒,推出“清悦华光 明月作珰”手作耳饰活动,引导观众发现博物馆里的配饰之美。活动现场,数十位观众利用馆方提供的手工材料包,动手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精美耳饰,边做边评,笑意盈盈。

相约渭南博物馆 邂逅古韵七夕_fororder_图片14

讲解员正在给前来体验的群众讲解制作要领 摄影 党骁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穿梭千年 ‘布’‘七’而遇”现场,观众在“原始”织机上穿经梭纬,配比织就不同色彩纹样的布艺作品。根据参与者的织布速度、质量以及图案的美观程度,活动现场还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品评展示。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智慧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参与“‘七’染今宵 鹊梦千年”七夕植物捶染的观众用石头轻轻均匀敲击树叶或花瓣,布艺包上便显示出色彩缤纷的图样。参与的大人和小孩不约而同地拍照分享,留下自己的七夕渭博印记。

相约渭南博物馆 邂逅古韵七夕_fororder_图片15

市民余凯迎正在画画 摄影 吴明玲

  “因为我妈妈是志愿者,所以博物馆只要有活动,我就来参加,今天我画的是一个鹊桥,上面是牛郎织女相会的画面,也是希望世上有情人终成眷属。”参加博物馆活动的市民余凯迎说道。

相约渭南博物馆 邂逅古韵七夕_fororder_图片16

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耳饰 摄影 吴明玲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是七夕必不可少的氛围点缀。参与“乞巧绘轻罗”手绘团扇活动的观众们在绘制团扇之前,走进渭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与华相宜——渭南故事》展厅,寻找那些包含美好寓意的成对文物或纹饰,同时带着灵感,用巧手绘制文物或纹样到团扇上,感受文物的吉祥寓意和细节之美。

  在渭南市博物馆东三楼展厅展示有两件清代粉彩瓷盘,图案细腻、精美,色调清新淡雅。依托这两件藏品开展的“瓷上丹青”手绘瓷盘画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观众们在展厅观察文物纹样、色彩等,又在体验桌案前精心绘制,创作属于自己的瓷盘画。

  “这是我和妈妈、阿姨一起画的画,今天我真的太开心了。”4岁的小梧桐,一边拿着瓷盘画,一边开心地说道。

相约渭南博物馆 邂逅古韵七夕_fororder_图片17

小梧桐展示自己画的瓷盘画 摄影 吴明玲

  “投箭入壶 ‘七’遇今宵”活动体验区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参与投壶的观众们获取木箭后,通过投壶体验双向奔赴,用时最短者获得博物馆文创奖励。

  “乞巧星河 共筑鹊桥”设置在东三楼露天连廊旁,参与的家长与儿童合力搭建好木桥后,走上连廊仰望晴朗夜空与漫天繁星,寻找银河上的鹊桥。

相约渭南博物馆 邂逅古韵七夕_fororder_图片18 

认真体验锤染的母女 摄影 吴明玲

   近年来,渭南市博物馆坚持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以“让文物活起来”为目标,利用文物文化资源,寓教于乐,组织开展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文明素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