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高会 何以火爆30年?
2023-09-04 16:26:4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雨晨责编:高岗

  时针拨回到30年前,在关中腹地相对偏远的小镇——杨陵,首届中国杨陵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在这里成功举办。在当时,可能很多人都没想过农博会走向何方、能走多远。30年过去了,“农博会”变成了“农高会”,“农业科技大集”办成了“农业奥林匹克盛会”。杨凌用30年的时间,解答了人们最初的困惑。

农高会,何以火爆30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904140658

杨凌 供图 杨凌发布

  火爆30年 皆因“厚”

农高会,何以火爆30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904140659

杨凌俯瞰图 供图 杨凌发布

  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可谓“弹丸之地”。

  这里有怎样的实力,能让农高会火爆30年?

  纵观中国农业发展史,杨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是后稷“教民稼穑”古地。命运的齿轮拨回到4000年前,我国第一位农官后稷在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把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奠定了杨凌作为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地位。

  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此时的中国农业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自周秦以来形成的农耕文明难以维系。

  在此关头,现在的杨凌一带曾出现过一个中国农业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苏绰,他关注农业政策与思想,曾出任西魏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制定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被奉为施政总纲,提出“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均赋役”等观点,有力发展农业生产,助力赓续农耕文明血脉。苏绰与山东的贾思勰并称为当时中国农业的“东西双璧”。

  这里是西北农业科教基地。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传播、普及近代农业科学知识。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示范区成立之前,杨凌先后向国家奉献各类科技、教育成果5000多项,其中属世界首创的17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20项,属国内首创的25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100多项,先后有200多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我国最大小麦产区(黄淮麦区)品种6次更新换代中,4次出自杨凌。从赵洪璋、李振生、宁琨等院士团队到如今的王辉、康振生、赵政阳等,一批批农科专家躬耕杨凌,为我国农业发展源源不断贡献着力量。

  这里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农高区。为了进一步优化配置杨凌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支持,1997年国务院决定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9年批准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重要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意味着杨凌又将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进程中,不断发挥起她更大的作用。

  农高会的火爆,是历史和未来的选择。

农高会,何以火爆30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904140659_1

农高会场馆内 供图 杨凌发布

  火爆30年 皆因“新”

  农高会是杨凌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缩影,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深受国内外展商、涉农企业和农民朋友喜爱。

  农高会火爆,源于上下通力合作。不同于常规展会的“小打小闹”,农高会从农博会诞生时,就注定了她的不凡。1994年,首届农博会便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科委共同举办。到2000年,农博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杨凌农高会),国家主办部委增加到16个,国际、国内协办组织和机构增加到4个。2014年,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杨凌农高会由科技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省人民政府承办,杨凌示范区负责具体筹办。

  有国家的“器重”、部委的支持、省上的重视,杨凌示范区的全力落实,农高会可谓“手握王牌”。

  想不火,都难。

  农高会火爆,源于与时俱进。杨凌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不断创新着办会思路,提高专业化水平,大会国际化程度和参展项目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参展的大公司和重点项目明显增加。同时,农高会紧跟时代脉搏,相继设立“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农民创业论坛”“脱贫攻坚论坛”“创投峰会”等,为现代农业和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着前沿信息。此外,农高会先后融入一带一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自贸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等新元素,真正做到“年年有新看点”“群众年年想来”。

  农高会火爆,源于开拓创新。展会重视突出农业科技的创新元素。历经30年发展,如今的农高会,汇集着“新奇特”的参展产品和项目,成为展示农业发展新成就、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广大农民致富、推进农业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在去年的第29届农高会上,展会更是紧跟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性设置田间展,引入创意农业、云上直播等新业态,为农高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高会火爆,源于接地气。到农高会找教授咨询农业生产问题、听农业技术讲座、寻找商机,这是很多农民朋友逛会的最大“心头事”。从农博会开始,农高会就把“服务三农”放在重要位置,组织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咨询,举办实用技术讲座,让农民朋友“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

  展会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正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办会思路,农高会才一届届越办越火。

  农高会 如何火爆下一个30年?

  今天,农高会已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但对标打造“百年展会”的“农高梦”,依旧任重道远。

农高会,何以火爆30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904140700

杨凌农高会会场 供图 杨凌发布

  如何让农高会持续火爆?

  坚守“三农”初心。农高会要成为“百年展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服务“三农”初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进一步将办好农高会与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有机融合,紧盯新时代新农民紧迫需求,改进为农服务方式举措,让农民群众从农高会获得更多实惠。

  注重品牌运营。随着农高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农高会的品牌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展会获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全国5A级农业综合展会认定,是全国展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871.19亿元。杨凌农高会品牌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擦亮招牌,人才是关键。或应重视培养一批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高素质的涉农会展专业人才,为农高会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支撑。

  延伸品牌价值。或应进一步赋予农高会以更深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加快“会展+”跨界融合,培育“会展+”特色产业,开发农高会文创产品,放大农高会IP效应,推出更多衍生产品……让农高会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回望过去,农高会走过了光辉的30年。未来,杨凌也必将在“继续办好杨凌农高会”的殷殷嘱托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凭风借力、扶摇直上,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同时,展会也必将促进杨凌发展,助力杨凌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当好现代农业国家队,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城。(文 冯振华 邓清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