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西安唐风创意之旅
2023-09-25 09:10:58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高岗

解锁西安唐风创意之旅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925084511

9月20日,大明宫唐风演出,为游客打造了一场丝路国风文化盛宴。

  都市与古建筑相辉映,历史与现代相交错,西安,一直是一座热门旅游城市。近年来,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服饰文化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以沉浸式体验、多元业态融合为特色的西安文旅场景人气爆棚,并带动了文旅消费新热潮。

  当游客身着汉服,走进西安的那一刻,这里成了古都长安,万千风华的盛唐画卷徐徐铺开。

  不间断的音乐表演、彩车巡游、街区快闪,沉浸式的《再回长安》《戏演壁画》《霓裳羽衣》等演出,以及数不尽的灯饰点亮了仿唐建筑,让建筑的造型美在夜晚更加凸显,营造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

  入夜的大唐不夜城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沉浸式体验满足了人们对盛世大唐的无限想象。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曲传颂千年的爱情绝唱,一部震撼万众的盛世华章,舞剧《长恨歌》以骊山为背景、华清池为舞台,通过一幕幕经典场景,运用山水风光、古典乐舞、高科技灯光音响及特效等,再现了千年前发生在骊山脚下华清宫中的绝美爱情故事,带领观众感受浓郁的盛唐文化气息。

  “今年恰逢中秋、国庆假期‘合体’,华清宫景区围绕‘共赴山河明月 同贺祖国华诞’组织开展中秋拜月、仿唐乐舞、双节游园会等一系列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还设置了蕴含传统文化特色的诗词打卡,让游客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庆林说,为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9月28日至10月6日,舞剧《长恨歌》将开启每晚四场演出模式。

  《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在西安城墙景区结合,集诗、词、歌、赋于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曼舞。盛唐文化的一点一滴,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西安城墙景区瓮城舞台上,一场场波澜壮阔的艺术诗篇,以武术、杂技、剑舞等元素为主题的舞段,将1400年前的大唐盛世再现。美轮美奂的灯光、气势恢宏的演出,让游客深切感受到中华礼仪之邦的文化底蕴。

  在大唐芙蓉园“寻梦·芙蓉里”,唐朝妆造、唐代诗人、唐代古画、盛唐传说等元素让游客仿佛一步踏入盛唐。芙蓉庭院、芙蓉衣肆、芙蓉画坊、芙蓉酒肆四大空间场景的转换带领观众体验沉浸式互动演出。通过一场场趣味横生的“芙蓉宴会”,游客将体验到不一样的盛唐历程。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与考古探索中心在大量展示出土文物的同时,运用现代展陈技术,带领游客感受考古工作现场的乐趣。

  “作为唐长安城的重要遗址,大明宫遗址承担着传播盛唐文化的使命。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大明宫遗址以唐风文化为根基,创造性地加入青春潮流动力,并通过沉浸式游园、体验式华服展演、创新性场景穿越、多业态文化跨界等方式,诠释‘千年国风赏’‘盛唐花月宴’‘非遗文化展’等内容,让唐宫‘活’起来。”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副主任颜可说。

  “长安之夜”大明宫2023丝路国风艺术节将于10月1日拉开帷幕。活动包括国风中秋之夜、国风汉服游园、国风花车巡游等内容,还有剪纸、书法、脸谱等传统非遗文化展演,为游客打造一场丝路国风文化盛宴。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是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涵盖唐诗荟萃、百艺手作、沉浸演绎等多种业态,集全唐空间游玩、唐风市井体验、沉浸互动、唐乐舞演绎、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在中秋国庆假期,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将举办“桂月秋思·望长安”主题活动,为古城秋日增添几分唐风古韵。

  “让游客爱上一座城,首先要让游客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邹林丰说,“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践行者。此次双节假期,我们街区将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希望让唐文化和西安旅游深度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加分项’。”

  当前,西安正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持续释放“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让“常来长安”成为游客的共同心声。(文/图 陕西日报记者 李静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