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巧做成的可以吃的泥叫叫,剪纸图案的丝巾和平面台灯、布老虎趴在了魔方和地毯上,蓝田水会音乐文创“耳听八方乐器印章”……每一样作品都脑洞大开,极富设计感的造型让人惊呼“可爱”。
9月25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承办的“‘庆中秋 迎国庆’2023年第二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在西北首家纽空间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展示了西安鼓乐、蓝田水会音乐、同盛祥泡馍、易蛰酵母制香技艺、西安剪纸、户县社火、鱼化泥叫叫、皮影制作技艺、户县布老虎、如意面花、关中礼馍、周至剪纸等共12项非遗文创项目,是非遗传承与艺术院校专业培养相融合,对传统技艺的进行二次设计创作。
非遗项目缠花、莲湖精巧面塑、蹙金绣、关中秦腔戏剧脸谱、唐三彩烧制技艺等传承人自主创新的文创产品也在此次展览中首次亮相;唐流彩、碑林棉花絮画、长安绞颉、汪氏皮影、王氏布艺、逢灯绳结、澄城刺绣、陕西大雅礼乐二曲等10个非遗项目也入驻纽空间,为展览助力。
另外,此次活动还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深度合作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项目,目前已有30余个非遗项目被纳入课题。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10日。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实习生 梁俊凯 图/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王旭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