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博物院接待量创年内新高 游客破1000万
2023-10-24 15:45:23来源:中国日报网编辑:张雨晨责编:高岗

秦陵博物院接待量创年内新高 游客破1000万

        2023年10月23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迎来了今年第1000万名观众,创建馆以来参观人数最高记录。

        据统计,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自开放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5亿人次。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到博物馆参观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今年暑期以来,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激增,接待人数持续处于高位。“博物馆热”背后是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自2020年以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多举措并举,提升考古、研究和展览水平,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创新数字化展示平台,优化票务管理服务流程,深入挖掘秦始皇帝陵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不断满足公众对文化旅游和文物知识的需求。

秦陵博物院接待量创年内新高 游客破1000万

        考古发掘研究不断有新亮点。陵园外城西侧一号墓考古发掘项目入选“陕西省首届六大考古新发现”。该墓葬是目前已发掘的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

        陵园外城东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厘清了被称为“帝国第一门”的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的设计理念、营建技术、建造过程及建筑材料,明确了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的使用、焚毁及废弃过程。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项目共清理出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

        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精彩纷呈。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于2021年5月18日正式落成开放,2022年“青铜之冠——秦陵彩绘铜车马”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同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还陆续举办了“记录奇迹图片展”、“藏韵圣宴——西藏文物珍品展”、“流风遗躅——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展”、“锦绣西域 华美之疆—新疆文物精品展”、 “我是一个兵——秦陵宝藏系列展”,参与举办日本“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

秦陵博物院接待量创年内新高 游客破1000万

        数字化技术助力秦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开发的“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览获得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连续上线十六期“线上奕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数字展演”;推出“VR云游兵马俑”公益讲解活动和“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等教育项目,已累计走进国内外百余所大中小学校。

        文物考古综艺节目和直播活动带来视听新体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陆续走进了《国家宝藏》第三季、《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闪耀吧中华文明》等节目。 “专家带你探秘秦陵出土4号、28号百戏俑”、“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馆长来了”、以及与东方甄选、文博东方合作的一系列线上文物直播,引发了一大波秦陵文物和秦文化的关注热潮。

        优化票务管理流程,提升接待服务水平。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实行线上预约,分时参观以来,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票务预约的精准化管理,削峰填谷,在大大提高了观众参观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同时缓解了假日期间博物院和周边的参观接待压力。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热”极大地带动了旅游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复苏,秦陵博物院作为陕西旅游市场的风向标,是来陕旅游的最重要目的地。秦陵博物院通过开拓思路、科学实施、苦练内功,持续提升秦陵秦文化的价值解读能力、不断优化管理接待服务水平,实现了参观人数新的突破,成为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流量入口,为陕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博物馆的力量。(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