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③】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 “尔滨”为陕西带来什么启示?
2024-01-29 17:19: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旅游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两项指标达到了历史峰值。

  新晋“网红”城市哈尔滨的热度有增无减,还在继续,且热度将持续至春节假期。一路向北到“尔滨”,成为这个冬天最浪漫的事儿。更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东北的文旅产业。冰雪旅游不仅为黑龙江创造了财富,也提升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信心。

  陕西作为旅游大省,近年来正积极打造万亿级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哈尔滨的爆火,也为陕西提供了启示。 

【首席观察③】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 “尔滨”为陕西带来什么启示?_fororder_图片1

“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2024年新春旅游休闲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 图片来源陕西省文旅厅

  “尔滨”做对了什么?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多年来,哈尔滨深耕旅游、精做冰雪,以冰雪大世界为核心,文、体、旅、工协同创新,打造冰雪全产业链,已成为全国冰雪经济的翘楚。

  从第25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到第36届太阳岛雪博会;从极地公园的“逃学企鹅”,到各大早市、菜市场、洗浴场所人头攒动;从索菲亚教堂上空的“人造月亮”,到中央大街上鄂温克、鄂伦春族文化展示……中央大街、太阳岛雪博会、伏尔加庄园、御马汇、中华巴洛克等成为网红打卡地,不断引入新的活动、新设施、新项目,为游客提供了高质量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1月5日发布的“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中,哈尔滨位列榜首。哈尔滨产品丰度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文旅产业迎来质变。

  而这质变的背后,不难发现黑龙江及哈尔滨对文旅产业发展的精准发力。比如其坚持冰雪经济发展战略定位,2022年3月,《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印发,指出要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持续释放冰雪产业红利,变“冷资源”为“热经济”。2022年5月,《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印发,借力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发展蓝图和国家战略的加持,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此外,黑龙江高度重视文旅产业总品牌的引领。2023年,黑龙江省文旅厅围绕“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总品牌,以“避暑胜地,清凉龙江”“冰雪之冠,童话龙江”为主题进行全国性推介。哈尔滨则持续扩大冰雪大世界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的同时,并以冰雪大世界为轴心,不断推动冰雪旅游推陈出新,形成了旅游产品多、项目全、业态丰、体验满的冰雪旅游产业格局,在辅以全民“宠客”的优质服务,创造了哈尔滨冬季旅游出圈。

【首席观察③】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 “尔滨”为陕西带来什么启示?_fororder_图片2

中国·周原景区 摄影 陈丹

  陕西借鉴什么?

  2022年,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9亿人次,建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陕西要擦亮“三秦四季”文旅品牌,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打造商旅名街15条,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8.5%,文旅重点产业链年综合收入达到8500亿元。

  面对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的目标,陕西可基于“三千年文明看陕西”的历史文化进行再整合、再创新,对省内顶流旅游产业领域或旅游景点等做“无限延展”。比如,策划以周、秦、汉、唐四朝文化为主线的“跟着历史游陕西”系列旅游线路。

  文旅创意的背后是诚意,文旅产品的内核是人品。因此,陕西应打造与万亿级产业相匹配的文旅服务品牌,同时,在做法上要政府、企业与社会形成合心合力,做到与游客面对面、心贴心的“靠前”服务,共同创造和维护以诚实守信为基石的旅游环境。

  此外,文旅传播的“出梗”与网红城市的“出圈”互为充分必要条件。持续性、多维度地进行文旅项目、特色产品、优质服务的推广传播,是让旅游迅速走红、持续长虹的重要支撑。因此,陕西还应完善赋能万亿级产业所需的文旅传播体系,用真材实料的旅游体验、真情实感的游客感受,为文旅产业发展“造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