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基因密码
2024-06-06 00:48: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若每座城市都承载着其独特的“根”与“魂”,那么对于宝鸡这座古老的城市而言,它的“根”深植于厚重的历史土壤,而“魂”则飘逸在那“芳香醇厚”的酒香之间。6月5日,来自16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来到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走进陕西柳林酒业集团,倾听凤香柳林传承与发展故事,破解“千年凤香”基因密码。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传承密码_fororder_图片2

驻华外交官在柳林酒厂文化馆参访

  复原古代酿酒场景的泥塑、各个时代不同的酿酒工具、珍贵的历史物件及资料……走进柳林酒文化馆,驻华外交官们被眼前展示的从周秦到唐宋再到元明清,乃至现代的柳林酒发展历程所震撼。他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柳林酒的发展史、酿造工艺和储藏技术等,并现场品鉴了柳林美酒。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传承密码_fororder_图片2

驻华外交官体验传统酿酒工艺

  “我闻到了很浓的酒香味!我喜欢这个味道!”刚踏进手工制酒车间,巴哈马国驻华外交官莱斯特·科克斯幽默地说道。在参观过程中,外交官们先后品尝了柳林酒,体验了传统酿酒工艺,并与柳林酒厂的工匠们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这种方式,不仅让外交官们对中国的酒文化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加深了他们对柳林酒业的认识。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传承密码_fororder_图片3

驻华外交官体验制作木版年画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传承密码_fororder_图片4

驻华外交官用毛笔寄语柳林酒

  驻华外交官一行还参观了柳林酒自动化制酒车间,参与了木版年画、凤翔泥塑、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并在园区中央公园共同植下象征着中外人民深厚友谊的长青树,亦成为庆祝柳林酒厂建厂50周年的一份独特贺礼。

闻香品酒探秘柳林  16国驻华外交官走进柳林酒厂看一壶老酒如何酿出新意

驻华外交官共植长青树

  在随后举行的“机遇中国看陕西——2024年驻华外交官陕西行”之“凤香柳林 五秩芳华”主题活动封藏典礼上,柳林酒业为远道而来的外交官们封藏了“柳林酒厂建厂50周年纪念酒”。封藏典礼仪式感满满,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现,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传承密码_fororder_图片6

封藏仪式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总经理周峰在致辞中表示,纵观历史,柳林酒一直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张骞出使西域,柳林酒作为汉王朝的珍贵特产,与茶叶、金帛等物品一道随着使团西行,柳林酒自此香飘西域。时至今日,曾被唐朝奉为“皇室御酒”的柳林酒,在当代成为更具有中国味道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名品”,被无数外国友人所喜爱。此次活动,正是“以酒为媒”,构建起中外文化沟通交流新的桥梁。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传承密码_fororder_图片7

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总经理周峰致辞

  捷克共和国驻华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马金作为驻华外交官代表致辞并回赠礼物。他表示,捷克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起,两国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自建交以来,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酒业方面,捷克的啤酒已经成功进入中国市场,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这正是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最好证明。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传承密码_fororder_图片8

捷克共和国驻华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马金致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马金用一句中国古诗作为结束语。“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距离已不再是障碍,只要我们心怀善意,携手同行,无论是在捷克的布拉格,还是在中国的宝鸡,我们都能够成为真正的知己。祝愿捷中两国的友谊更加深厚,祝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马金说道。

十六国驻华外交官邂逅柳林酒 破解“千年凤香”基因密码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605205646

驻华外交官与领导嘉宾合影

  据悉,陕西柳林酒集团作为陕西知名民营企业的代表之一,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创新的发展理念和积极的国际交流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砥砺奋进的风采。2023年6月,陕西柳林酒集团迎来了第一批驻华外交官参访,成为柳林酒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今年,在柳林酒厂建厂50周年之际,陕西柳林酒业集团迎来了第二批驻华外交官的到访,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柳林酒的文化软实力,诠释了“为世界酿一杯好酒”的真正含义,向世界酒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文/张雨晨 图/吴明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