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文明行为是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内核”。
一个善意微笑、一声温馨的问候、一次停车让行、一片整洁社区、一条干净楼道……,文明新风在潼关大地扑面而来,这是潼关人内在气质的体现,也是潼关这座魅力小城美丽的风景线。
潼关县第四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
评树好人 引领道德风尚
在潼关县中心街祥和广场、在太要镇太要社区文化广场、在城关街道庆丰社区入口......,一块块宣传牌前不时有行人驻足观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身边好人”在潜移默化中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妈妈,这个大哥哥真了不起,我长大后也要像他一样孝敬您。”在代字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道德模范宣传牌前,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对妈妈说。
这位小朋友说的马伟是潼关县第四届道德模范,他幼时丧父,2岁时母亲改嫁,由奶奶一手带大,2018年奶奶卧病在床,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靠种地、做零活补贴家用,悉心照顾老人。怕奶奶常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他自学按摩,每天用热水给奶奶泡脚、按摩,一有空闲就推着老人出门,让奶奶和村里的老人聊聊天,保持心情愉悦。“您养我小,我养您老”,马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潼关县实施了“德润潼关 道行天下”工程,在全县开展“道德模范”“潼关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人物评选活动,镇(街道)、村(社区)重点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群众“身边好人”评选活动,通过群众推荐、公众投票、评审评选、媒体公示等各环节工作,大力发掘、褒扬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草根英雄”,确保评选出的道德典型群众信得过、学得来,能够叫得响、立得起、传得开,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潼关县金色榜样宣讲团宣讲二十大精神
宣传好人 点亮道德明灯
道德模范是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鲜明旗帜。
“四十年工作狂,交警宏仓。朔风吹傲霜,两鬓苍苍。寒来暑往,指挥路畅。平时在忙,依然爱岗。君姓张,人赞扬。”这是潼关县“德润三秦”家风建设专刊——散曲《黄钟·者刺古》)描述的“陕西好人”张宏仓爱岗敬业的形象。
潼关县坚持模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发动文艺工作者,用小品、相声、诗词、散曲等形式歌颂道德模范高尚情怀,并在“阅享新时代 书香润潼关”读书分享会上诠释道德模范的心灵之美,让道德模范成为新时代的网红,让道德模范名字更加响亮,更具影响力。
开展“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活动,组织道德模范走进乡村社区、机关单位,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他们自觉履行道义责任、倾尽爱心奉献社会的德行善举,让广大群众零距离感受道德模范催人奋进的道德情怀,面对面传递社会正能量,播撒道德种子。
搭建道德模范一条街、道德讲堂、微信、微视频等形式多样、生动鲜活的道德典型宣传平台,让群众365天都有榜样可学;实现全县28个村(社区)“道德长廊”和“光荣榜”全覆盖,对县、镇、村评选出的典型人物进行上榜展示,让“好人”成为新时代引领文明的闪亮名片。
潼关县林业局领导看望慰问道德模范张发启
关爱好人 突出价值导向
道德模范用善心和行动诠释着真善美,带给社会以温暖和希望,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尊敬和关爱。
“您最近身体还好吧,有啥困难尽管说,我们会尽力帮助您解决。”春节前夕,潼关县林业局领导走访慰问坚守森林病虫害防治一线27年的道德模范张发启,并落实专人经常关注关爱道德模范的日常生活。
道德模范温暖了社会,让道德模范感受社会的温暖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有的责任。潼关县健全完善了《潼关县礼遇关爱道德模范管理办法》,落实了县(部门)、镇、村三级管理和关爱责任,建立了重大节日和常态化礼遇好人、关爱道德模范的“潼关模式”,不断拓展党委政府、社会关爱道德模范“朋友圈”,搭建行业、企业“爱心层”,打造“德润潼关 道行天下”的道德品牌,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感受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始终做新时代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同时通过关爱礼遇道德模范,树立鲜明的社会价值方向标,营造全社会“崇尚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
典型示范 丰富道德实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潼关县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传帮带”作用,积极借助道德模范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道德风尚,带动更多群体行动起来,积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小朋友,你们知道防溺水‘六不’吗?不小心溺水了,该怎么自救呢?”这是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许明理带着他的“最美潼关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给秦东镇滨河学校的学生讲解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引领作用,潼关县将道德模范按照年龄、特长、区域等组织起来,组建“最美潼关人志愿服务队”“刘永生志愿服务队”“北斗星志愿服务队”“银发志愿服务队”“金色榜样宣讲团”等特色志愿服务队,结合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及时组织策划理论宣讲、科技文化下乡、文明劝导、献爱心送温暖、家风家训建设等接地气、解民忧、纾民困的文明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和社会人士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链接”到群众心里,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同心掬得满庭芳,道德花开满园春。帮助村民线上销售农产品的抖音达人、诚实守信的创业普通村民、四十余年初心不改的乡村医生扎根乡村……一个个群众身边的鲜活典型是潼关公民道德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果,更是潼关弘扬道德精神、深化文明实践、凝聚奋进力量的靓丽名片。(文/图 张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