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奔赴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开局之年,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愈加深入人心。作为一种相互沟通的世界性语言,电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影《长安·长安》专家观影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历时4年打磨的中伊合作的首部“一带一路”题材电影《长安·长安》于近日在北京与业内专家学者见面,深度探讨影片艺术性之外,电影的国际化合作也被重点关注。
其实,国际合作的理念长期存在在中国电影的思维之中,但是像电影《长安·长安》这样,不仅在内容选择上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普通人视角进行故事展开,对全球化视域下的小人物进行关照;同时整个影片的语言、策划、剧本、监制都带有浓重的国际化色调。这种全方位和全角度的国际合作,使《长安·长安》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电影国际合作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实施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重要精神的一项举措,2021年5月21日国家电影局和伊朗国家电影视听组织签署的《电影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电影《长安·长安》因此应运而生,使得实现真正合作成为可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宏
相比于一些表面意义上的合拍片,电影《长安·长安》是经历了各种艰难后的真正合作。伊朗导演纳基斯·阿贝耶亲自操刀进行剧本创作,多国演员的精彩表演,影片后期的中伊联合制作……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张宏书记说的那样:“我注意到电影编剧是伊朗的,主题是哈萨克斯坦的,拍摄是在中国、制作在伊朗,影片中还有很多国外的音乐……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典范。”
也正是把这种真实意义上的国际合作贯彻到电影的台前与幕后,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因为《长安·长安》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陕西省政协委员,电影《长安·长安》制片人史佳
提到这次中伊合作,影片制片人史佳用到了“精诚合作”这个词。在他看来,经历过新冠疫情、经费等诸多困难的《长安·长安》,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贡献了有价值的经验。
比如,面对国外受众,语言障碍一直是中国电影传播面临的挑战之一。史佳表示:“在语言方面,我们全篇叙事用的哈萨克语,让哈萨克语贯穿整个影片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元素,同时选择哈萨克族的演员阿丽玛作为本片的主演,也是力求真实、真诚和自然。”
电影国际合作需要多元视角阐释国际议题
实现电影国际合作,远非简单的自我表达式的“文化输出”,而是对于国际议题多元视角的生动展现。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影作为文化的桥梁,需要承担起连接着不同国家与文化的观众,共同讲述跨越国界的故事的责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锐军
《长安·长安》将“一带一路”这个宏大的主题纳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普通人的爱情之中,运用国际视角去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对话。“宏大的题材用一个很小的视角切进去,一个人的命运跟‘一带一路’串联起来,这种方法非常巧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锐军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
《长安·长安》的故事就是以这样独特的形式融合了多样的文化背景、社会议题和审美观念,展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追求。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解读道:“《长安·长安》通过观察和讲述,对普通人的生命轨迹以及人生意义进行了思考,呈现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人文交流的丰富内涵和不同文化间的爱情、亲情、乡情、友情,从而实现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人群之间的和解与联结。”
影片将男女主角在文化冲突考验中的爱情故事放置在澎湃的时代主题下跨国之恋之中,实现了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世界文化图景的重要意义。通过这部电影,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还将促使观众对全球议题的关注和思考。
电影国际合作需要构建多国合拍新格局
电影《长安·长安》的拍摄制作过程,正深刻构建着电影国际合拍的新格局。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思玮
对此,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思玮认为:“这部电影是我们中国和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电影人亲密合作,更是坚持守正创新,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电影人相互学习借鉴的有益尝试;是能够体现创新合作融合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电影,拥有能够在中国乃至国际的市场上得到认可的光明前景。”林思玮还强调:“《长安·长安》也将促进与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电影主管机构、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的合作关系。”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
“《长安·长安》为打破过去电影秩序开了一个好头,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性效应。以后我们还应该继续寻找这样的题材,更有效地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评价道。
《长安·长安》构建的新格局超越了传统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多国电影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共同创作,电影国际合作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还拓宽了故事的广度和深度,使得电影作品更具全球视野和影响力。(文 柳洪华 刘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