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罢艺术节从每年的5月一直持续到11月,保电任务比较特殊,持续时间长,重大的活动大多都在晚上举行。因此在艺术节开幕前,我们都要提前对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及时排除用电隐患。”8月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石井供电所齐浩一边检查设备一边说,“艺术节期间,我们对人员进行排班,三人一组值守现场保电,坚决做到电网设备零缺陷、重要负荷零闪动。”
供电所工作人员检查供电线路设备
街道壁画、实验艺术、乡村美术馆、麦田音乐节、乡村剧场……曾经的山脚乡村蔡家坡已经蜕变成艺术家和游客们青睐的文旅“必选地”。曾经依靠产业种植发展的蔡家坡村,也稳步走上了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这里既是一道天然生态屏障,亦是悠悠华夏历史的脉络所系。地域的广度、历史的厚度决定了秦岭山脉文化的丰富多彩。在新时代,秦岭该如何充分利用其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将如何助力联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终南山下,一场诗与远方有机融合的艺术季应运而生。
“麦田大地艺术展”“关中忙罢艺术节表演”……2018年,第一届“关中忙罢艺术节”成功举办,为昔日贫困的蔡家坡村增添了颇多色彩。依托“关中忙罢艺术节”活动,蔡家坡村将艺术节与诗画之乡鄠邑巧妙“联名”,因地制宜将艺术融入乡村建设,运用艺术手段改造乡村,以大地为卷,艺术为媒,将乡土田间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麦地化为展演现场,用艺术激活忙罢节庆传统。从此,蔡家坡村走上了一条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供电所工作人员在蔡家坡村工作照
艺术化改造让蔡家坡村的乡村风貌得到了极大改善,矗立在街道上的架空电力线路与艺术村落建设格格不入,2022年初,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对乡村集市街道及终南麦田剧场开展线路美化整治,将架空线路改为落地电缆,设计规划、方案制定、线缆敷设、竣工验收等各环节指定专人负责,共拆除台区干线450米,新建2进4出电缆分支箱5面,敷设电缆1250米,新建电缆观察井10口,让村组环境展露新颜。
2022年7月28日晚,《终南诗赋》名家朗诵晚会在蔡家坡村终南剧场盛大上演,为确保晚会供电稳定,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在对朗诵晚会现场的设备分布情况、用电负荷情况进行现场测算后,发现村组配变不能满足晚会用电需求。“新增一台315千伏安的配变,克服一切困难,组织精干施工力量,加快推进实施,确保配变尽快投运。”该公司副总经理郭健现场拍板。鄠邑公司以“先接电、后补档、简流程”的方式,为终南麦田剧场开辟极速供电通道,现场制定供电方案,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先后完成线路走径设计、电缆敷设等工作。7月26日上午箱变到位后,该公司十余名工作人员立即展开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吊装新箱变、带电搭头……终南剧场西北角,经过施工人员紧张作业,于晚会上演前两天完成供电工作,一台崭新的箱变投入运行。
供电所工作人员作业现场
艺术项目不仅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还带动了民宿餐饮、有机农产、文创衍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开辟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以前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种一些葡萄和猕猴桃等。现在蔡家坡村通过艺术节的开展和对乡土空间的艺术化改造,有力促进了农副产品、文旅衍生品等销售以及三产服务和全域旅游,实现了群众的增收致富,推动了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蔡家坡村党支部书记秦卫东表示。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充分给予电力支持,结合蔡家坡村发展新思路、落地新项目,及时掌握对供电质量及供电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快推动农村电网建设,补齐乡村电网发展短板,2019年至今,先后组织对10千伏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对村组新增布点、增容配变,共新建10千伏架空线路2.68千米,新装增容配变4台,乡村用电品质和供电质量得到双提升。
“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以前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做生意,一年下来赚了快十万元。”乡村振兴成效如何,当地群众最有发言权。2020年,在西安做装修工作十余年的王涛回村开了一家农家乐,趁着生意不忙,又规划起了店里的新菜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乡村的振兴有期待。随着忙罢艺术节的名片影响力不断扩大,蔡家坡村的产业强起来了,项目涌进来了,年轻人回来了。村里的资源被全面盘活,村民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多。大学生回乡发展葡萄种植、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在家门口开办农家乐、设计师到蔡家坡村设计民宿、艺术家在山脚下开办美术馆、高校学生在麦田中写生创作……青山延绿野,繁华做点缀,生态山水和兴业安居的百姓相融,户县农民画中描绘的振兴、幸福、乐业乡村生活景象一步步变成现实。
供电所工作人员前往作业现场
结合蔡家坡村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创新服务模式,在蔡家坡村建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将乡镇供电所负责的供电服务业务纳入村委综合服务范畴,构建基层供电组织与村级组织融合的“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体系,由供电所所辖片区台区经理担任“电力网格员”,精准向客户提供用电咨询、查询、电费缴纳等服务,推送配网计划检修、故障处理等信息,快速响应客户各类用电诉求,实现客户“办电不出村、缴费不出门、一次不用跑”,打通与客户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仲春四月,秦岭脚下的蔡家坡村上千亩葡萄园里,一条条水肥一体化滴灌管道连接着一棵棵果树,农户们正忙着施肥、剪枝。台区经理王护也没闲着,正在对涉及的供电线路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治理,积极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避免因设备故障延误农事用电。如何精准开展服务,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优化“网格化+微服务”供电服务布局,做到台区有人看、线路有人巡、设备有人查,并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定向监控客户用电负荷,动态预判客户用电需求,全方位保障民宿和农家乐经营户、葡萄种植户用电安全稳定可靠。同时,组建客户服务微信群,延伸服务触角,做精做细“微服务”,用电客户遇到各类用电问题“隔屏呼喊、随叫随到”,线上+线下同步跟进的“保姆式”服务,确保供电服务不断档。
供电所工作人员与葡萄种植户交流
“我们村的产业发展离不开供电企业的大力支持,不管是葡萄灌溉,还是民宿、农家乐运营,每当我们有用电需求,供电员工就及时上门。这电,我们用得舒心,坚强有力的供电保障更为蔡家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蔡家坡村党支部书记秦卫东新说。目前,蔡家坡村旅游从业人员已达200余人,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00万元。全村种植葡萄1100亩,猕猴桃600亩,平均年收入约8000元/亩,仅果树种植一项,带动蔡家坡村全体群众每人年增收3000余元,人均年收入突破20000元。
凭借艺术这把“金钥匙”,加上优质电能的全力托举,从乡村风貌到产业发展,从生态环境到乡村美育,蔡家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解锁”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艺”同实现一次从文化到经济的有机更新,居住在此的人们用心守护着这片青山脚下的“诗和远方”。(文/王亮 李晴 图/国网西安供电公司)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