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陕西电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 助力陕西经济发展
2024-08-14 15:16:1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7月28日11时50分,随着站内一次设备与三回330千伏电缆均顺利启动,西北地区变电容量最大的全户内330千伏龙首变电站全面完成投运,为区域内28万户居民提供可靠用电,有效提高110千伏电网互供能力。

  今年是陕西电网建设攻坚之年。国网陕西电力深化“政府挂帅、企业实施”电网建设模式,围绕750千伏变电站分区分层,优化330千伏网架,全力推进各级电网建设,从陕北能源基地的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到关中平原的智能化配电网升级,再到陕南地区的电网现代化建设,优化省内电网结构,提升供电可靠性,助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网陕西电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 助力陕西经济发展_fororder_330千伏龙首变电站

330千伏龙首变电站

  经济发展 电力先行  扛牢能源保供首要责任

  “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国网陕西电力抓早、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程建设,电网建设持续提速。

  “各塔位组准备就绪,工作人员注意”。5月1日,在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甘泉县施工现场,随着施工项目部王楠翔一声令下,700多名工人正在对基础浇筑、铁塔组立等多个环节进行关键施工。

  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系列高效机械化装备成为施工主力军,双摇臂抱杆、绞磨尾绳自动收放等装备齐上阵,机械化率达到77%,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浇制314基、组塔267基、架线30千米,预计2024年年底投运,届时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

  作为区域能源流通的重要枢纽,陕西电网连接着西部能源基地与中、东部负荷中心,国网陕西电力采取以点对网方式加速推进陕皖、陕豫等“2 站 6 线”特高压工程建设,已取得陇东至山东、宁夏至湖南、哈密至重庆、陕北至安徽4项特高压工程核准批复,与甘肃电网、西南电网、华中电网互通互联,同时利用陕北能源与地理优势,加快推进陕北至关中第三通道、西安西、汉中等750千伏骨干网架电网工程,优化省内电网结构,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助推陕西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们超前实施、密集投产330千伏泾北三线等75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新增供电能力达到716万千伏安,确保了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可靠供应。”国网陕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褚磊表示。

  2024年上半年,国网陕西电力抢前期不赶工期,开工750千伏汉中输变电等工程64项,投运750千伏白鹿原输变电等工程36项,110千伏及以上交流工程开工线路长度1661千米、变电容量942万千伏安;投产线路长度501千米、变电容量416万千伏安,开工、投产均超额完成里程碑计划。

  数智赋能 多级联通 打造“电网一张图”

  7月4日,国网榆林市榆阳区供电公司城关中心供电所马思涵利用融合终端数据治理模块监测台区电压电流情况,发现地建司家属院台区电量数据正常,但电流电压为0后即刻派发工单至台区经理前往勘察确认。

  “智能融合终端接口处有点松动,这就是电压为0,电量数据却又正常的原因,一旦数据出现异常,通过比对相关数据就可以大致预判故障类型。”李广山介绍道。

  “融合终端则相当于‘信息收集传递员’,为数字化工作台提供实时、全面的数据,点亮‘电网一张图’枝节末梢。

  ‘电网一张图’将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集中展现在数字化工作台,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配电、营销、计量采集‘数据一个源’。同时,数字化工作台与各专业系统数据双向精准补充,‘电网一张图’数据精准度大幅提升。”国网陕西电力建设管理处处长马霁讴介绍道。

  目前,融合终端“一收双发”已实现全覆盖,贯穿公线、专线、公变、专变,电能显示、负荷曲线精准发送至营销侧、配网侧,已安装、调试投运台区智能融合终端140054台,安装覆盖率100%,一台区一终端应用推广率100%。

  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就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网陕西电力坚持“小场景、微创新、深应用”原则,以“电网一张图”建设应用为核心,用“小场景+人工智能”方式,持续深化应用PMS3.0、e基建等业务系统,重点业务领域数字化转型迅速,数智化坚强电网日渐精益。

国网陕西电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 助力陕西经济发展_fororder_国网陕西电力员工开展330千伏陈仓变送出工程架线工作

国网陕西电力员工开展330千伏陈仓变送出工程架线工作

  能源绿色 电力引领 开启低碳绿色生活

  从能源生产到能源消费,陕西电力能源发展是以绿色低碳为底色的全方位变革。面对省内资源禀赋的特点,全省电源结构加速调整,国网陕西电力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和并网服务,依托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助力减弃增发。与此同时,电网建设紧跟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更好发展,使得绿色电力照亮了千家万户。

  5月7日,陕西光伏发电迎来高光时刻,当日电力输送达到1375.26万千瓦,占当时电网用电负荷的53.3%,光伏日发电量1.13亿千瓦时,连续八次创历史新高,日发电量五创历史新高,据统计,上半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205.39万千瓦、同比增长2.56倍。

  5月11日,陕西新能源发电再传捷报,发电功率攀升至历史峰值1584.86万千瓦,占当时电网用电负荷的61.5%;新能源发电量超过2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利用率超过95.85%。

  绿色转型背后,是陕西新能源产业体系的日益完善。在西咸新区、榆林等地,由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技术等企业组成的完整新能源产业链,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陕西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6月2日,随着王水牵Ⅱ线间隔调整顺利投运,标志着CFB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步入运营新阶段。该工程依托丰富的低热值煤资源,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可消纳煤泥、煤矸石241万吨、疏干水200万吨,装机容量为2台66万千瓦机组,属于国家首套重大技术装备,同类型参数和容量居世界第一。该工程于2024年2月开工,5月完成验收投运,历时89天。

  能源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陕西电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电网建设。2024年已累计组织省间电力现货交易529笔,增发新能源2.14亿千瓦时;辅助服务市场出清151天,出清电量10.87亿千瓦时,全力保障新能源应发尽发,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和火电健康持续发展“双赢”。(文/图  杨钦伊 李睿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