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枫叶如火,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未来之瞳科学公园正在加速建设中。这座集科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公园不仅是中央创新区的“绿色心脏”,更是生态与科技创新完美融合的典范。
未来之瞳科学公园效果图
据了解,公园位于中央创新区十字主轴交叉点,用地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与西安创新馆、西安大剧院内外联动,呼应大剧院系列总部建筑,形成“城山相映、山水相映”的空间格局。同时,公园预计年底竣工并对外开放,不仅为丝路科学城的品质提升注入新的活力,还彰显出“双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崭新风貌。
未来之瞳科学公园实拍图
再生水利用:打造绿色生态循环系统
未来之瞳科学公园在建设中充分遵循了再生水利用的原则,将西安市第七污水处理厂作为公园的主要再生水源,国际社区东岸污水处理厂则作为备用水源。通过西太路敷设的再生水管网,这些再生水被输送到公园内,经过永安渠水系生态系统的自然储存和净化,转化为具有生态属性的“生态水”,再退入天然水体,形成再生水、雨水生态涵养循环系统。
未来之瞳科学公园实拍图
这种再生水的利用方式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为公园提供了一个绿色、生态友好的自然环境系统。在未来之瞳科学公园内,你可以看到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翠绿的草坪层叠起伏,这一切都离不开再生水的滋养。
海绵城市:构建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新模式
除了再生水利用外,未来之瞳科学公园还充分借鉴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通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
未来之瞳科学公园实拍图
公园内设置了雨水花园、非植草类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和地下储水池等设施,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一个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当雨水降临时,它们会被这些设施收集起来,并通过自然净化过程转化为可用的水资源。同时,公园还通过打造四周高、中间低的层级跌水的地势,将周围的雨水完全收集到整个水体中,对水体进行补充收纳利用。
生态系统:激发生态潜力 营造绿色空间
通过借助再生水利用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策略,未来之瞳科学公园被塑造为一个绿色盎然、生态和谐的自然环境体系。同时,公园采用了大树草坪相结合的方式,广泛种植了多种植物,形成了一个绿色、生态的空间。
在水中,公园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沉水植物,如矮生苦草、大苦草、微齿眼子菜等,这些植物不仅发挥了生态净化功能,还形成了景观优美的水下草坪。在岸边,公园则规划种植了各类挺水植物,它们不仅美化环境,还帮助构建自然生态驳岸,对进入水体的雨水进行二次截流和生态净化。
科普装置:融合科学与艺术 传递科普知识
未来之瞳科学公园不仅仅是一个绿色生态空间,更是一个科普教育的场所。公园内规划设置了各类科普装置,以趣味化、艺术化的方式传递科普知识。
科普装置“时光流转”效果图
这些科普装置以“科学之路”为动线,包括“时光流转”“听雨的屋檐”“雾森之门”等八大科普装置,形成了“水润城市”“生命绿动”“万物生机”三大科普主题。市民可以通过参与这些科普互动装置,了解其背后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魅力。
科普装置“听雨的屋檐”效果图
其中,“时光流转”装置以古代计时装置“莲花漏”为设计原型,市民可以近距离观察时间是如何记录的,这个装置与丝路科学城的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相呼应,体现了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与传承。而“听雨的屋檐”则设置有人工雨洒系统,市民可以步入其中,聆听雨水落在屋檐上的美妙旋律,感受自然与科技的和谐共生。
此外,三大科普主题包含“水域净化师”“共生精灵”“树木的礼让”等一系列科普装置,以“生态之环”为主题,丰富游客体验。
科普装置“水域净化师”效果图
科普装置“共生精灵”效果图
科普装置“树木的礼让”效果图
目前,未来之瞳科学公园已完成绿化苗木种植、园路及广场硬质铺装施工,正在进行水体水生植物种植,同步根据种植进度进行蓄水,各类科普装置正在加工,等待进场安装。
未来之瞳科学公园作为西安丝路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提升城市品质、展现新气象的使命,还将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生态科普的新典范。(文 陈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