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环绕的焕古镇(资料照片)。 紫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眼下,正值茶园冬季管护的关键期。在紫阳县焕古镇,茶农忙着除草、剪枝、施肥,为来年茶园丰产丰收打基础。
地处汉江上游的焕古镇上通汉中、下达汉口,自古设渡立埠,商贾云集,被誉为“黄金码头”,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焕古镇境内峰峦叠翠、沟壑密布,降水充沛、光照充足。
“俗话说,好茶出于乱石中。焕古镇茶树多长在陡坡崖壁之上,所产茶叶质量上乘。”焕古镇人大主席李志忠说,目前,焕古镇有茶园3万亩,茶企98家,茶产业综合年产值突破6亿元。
李志忠介绍,焕古镇茶树种植历史悠久。唐代,焕古茶被确定为宫廷贡茶。清朝,焕古茶每年作为贡品进贡。焕古镇出产的“紫邑宦镇”毛尖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
近年来,焕古镇加速茶叶全产业链发展,以茶文化、民歌文化为载体,打造以富硒茶、文旅康养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因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之路。焕古镇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绿茶)、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
曲折的街巷、古朴的石板路、青砖黛瓦的吊脚楼……12月5日,漫步在古色古香的焕古镇老街,寻一处茶馆,品一盏清茗,别有一番韵味。
“老街改造过程中,我们注重对茶文化的传承,对厅堂、民居等进行整修,做到修旧如旧,让游客在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中感受‘贡茶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李志忠说,当地在焕古镇老街先后建成了奉茶室、家风文化展览馆、茶文化墙、茶叶集市,打造了《义渡风云》《贡茶传奇》等情景剧,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丰富多元文旅业态,每年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
在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的同时,焕古镇形成了以文化研学、茶园采摘、精品民宿、休闲观光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带动了茶文旅融合发展。
焕古镇人刘芸芸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把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了“焕杯茶社”。茶社以焕古茶为原材料,推出茶底咖啡、特色茶饮等新品,还为游客提供汉服妆造服务,成了游客感受茶文化的热门打卡地。
“烧一炉炭火,沏一壶好茶。游客约上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品茗闲聊,悠闲而惬意。”刘芸芸说。
茶韵千年,香飘万里。如今在焕古镇,茶园还装上了“智慧大脑”,让种茶管茶更加科学高效。在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打开智慧茶园监管平台,降水量、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控等信息一目了然。
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仔良说,公司将150亩茶园接入智慧茶园监管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掌握茶园土壤pH值、虫情、干湿度等信息,还能根据监测预警反馈的数据,及时安排采摘、管护等工作,能节省70%以上的劳动力。
“我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已对全镇3个园区的1200亩茶园实施智慧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茶园管护效率和茶叶品质。”李志忠说,下一步,焕古镇将按照“一业突破、多业并举、相互补充”的发展思路,持续做大做强茶叶主导产业,立足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茶旅融合综合体,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陕西日报记者 董剑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