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4月1日起施行
2025-03-31 10:29:12来源:陕西日报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以法治力量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4月1日起施行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31082706

黄帝陵全景(资料照片)。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4月1日起,《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施行,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条例》共5章31条,从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黄帝陵保护进行规定。

  “《条例》的制定将黄帝陵的保护提升至法治化高度,以法治力量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以往文物类立法不同的是,《条例》在明确文物保护的同时,注重彰显黄帝陵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同时,《条例》将实践中已成共识、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固化上升为法律规定。”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赵虹介绍。

  《条例》扩展了黄帝陵保护对象,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同时,将保护区域内以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为代表的桥山古柏群等古树名木,黄帝陵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周边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作为保护对象。

  《条例》规定,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黄帝陵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编制黄帝陵园区发展规划,做好与延安市、黄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黄帝陵保护规划的衔接,组织实施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规范并指导其他祭祀活动,开展黄帝文化、黄帝陵文化的挖掘、研究、阐释、宣传等工作。

  “我们将协同各方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与社会各界共同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让千年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浩斌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于4月4日9时50分举行。

  《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于每年清明节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以溯源寻根、凝心铸魂为主旨,体现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爱国主义等价值追求,公祭活动应当庄严、肃穆、隆重、节俭。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条例》对黄帝陵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规定。执法机关能够根据规定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对黄帝陵依法开展系统性、综合性保护。”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井凯笛说。

  “《条例》对于加深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对黄帝陵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赵虹说。(陕西日报记者   王姿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