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通讯员 张天柱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清明假期期间,西安热度持续,位列全国出行目的地前十城市,多项数据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携程4月6日发布的“2025年清明节假期出游总结”显示,假期赏花游订单量环比增长45%,多个山岳类景区热度大涨,带动“村游”订单量上扬。
西安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正通过“文化 IP + 科技赋能”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从清明假期旅游数据看,西安在保持传统景区热度的同时,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暑期旺季临近,西安有望进一步释放文旅潜力,持续领跑西北旅游市场。
截至4月6日,西安清明假期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0%,机票订单同比增幅达16%。客源地呈现 “东西双向流动” 特征:北京、成都、上海稳居前三,兰州、银川等西北城市客源显著增长。本地居民出游呈现 “周边辐射”效应,汉中、洛阳、渭南分列前三,成都、安康紧随其后。
全省层面数据更显强劲: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 18%,酒店订单量增幅达 20%。除西安外,华山、龙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山岳型景区热度攀升。值得关注的是,陕西居民跨省游目的地 TOP5 中,洛阳(牡丹文化节)、成都(休闲旅游)、北京(文化体验)分列前三,体现“文化 + 生态”的复合型出游需求。
民俗赏花激活乡村游市场
乡村旅游成为清明假期新亮点,境内订单量同比增长20%。西安周边乡村依托非遗手作、花海摄影等主题活动,吸引大量家庭游客。
数据显示,90后、00后游客占比超七成,“文化体验 + 亲子互动” 成为核心需求。如蓝田县某民俗村推出的“清明粿制作+秦腔脸谱彩绘”旅游套餐,预订量环比增长230%。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祭祖+度假”双向流动中表现突出,一方面吸引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游客进行文化探访;另一方面,本地居民赴洛阳、汉中参与牡丹节、油菜花节等节庆活动。
清明假期,山岳型景区出现“堵山”奇观。深圳梧桐山、安徽天柱山等景区搜索量环比激增80%。游客的热情背后,是“轻户外”风潮的全面渗透,短途徒步、亲子登山等低门槛活动成为家庭出游首选。
除了山上“长满游客”,村子里也被拥挤的人潮包围。这个清明假期,“村游”成为老少皆宜的旅行方式。
“节气+文旅”模式是旅游企业创新产品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激活文化传承活力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打破边界,为传统节气旅游市场注入新动能。(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