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府谷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采取联村建设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电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府谷镇王家畔村实施的光伏示范项目,经过240小时试运行后正常运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府谷县2024年重点民生项目,总投资约3928万元,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3兆瓦地面光伏发电站一座,项目采用集中联建方式实施,覆盖联结6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日均发电量52000度左右,按照上网电价0.3345元/度计算,日收益17400余元。”王家畔村千村光伏项目负责人胡全楷说。
俯瞰碛塄村的学校、村委会屋顶,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利用学校、医院、村委会等集体场所推广发展屋顶光伏,增加村集体收入,真正将“闲置屋顶”变成“绿色电站”。“目前,我们村共安装光伏板1174块,33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360千瓦,可满足500户居民用电,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5万元收入。”碛塄村经济联合社负责人郭善荣说。
碛塄村将“闲置屋顶”变成“绿色电站”
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府谷县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积极探索“光伏+经济”模式发展千村光伏项目。2024年,实施项目覆盖9镇17个村,总装机容量3652.32千瓦,年收入达200余万元,让光伏项目成为有“光景”有“前景”的强村富民产业。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进新能源发电产业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融互促。”府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军晓说。(文/图 段文林 高源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