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趟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开行 张立丽 摄
4月23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45个集装箱货物的列车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南下抵达武汉阳逻港。货物随后将换乘班轮运往江苏太仓港。这标志着陕西首趟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正式开行,也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铁路局)为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最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此次开行的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是一种创新的运输组织模式。通过“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直达、一次结算”,实现铁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西安铁路局货运部多式联运科科长孙曼介绍:“依托电子运单等技术手段,货主只需一次性办理手续、结算费用、完成货物保险,就能完成全程运输。这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
据了解,这趟班列搭载的货物是从俄罗斯进口的45箱牛皮纸,均为中欧班列回程物资。作为中欧班列回程班列开行量全国领先的车站,西安国际港站今年一季度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519列,其中回程班列占开行总量60%。此次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的开行,为中欧班列回程分拨货物提供了新的物流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回程货物运输路径。“以本次西安国际港至太仓港的铁水联运为例,‘一单制’班列较传统铁水联运,全程运输时间缩短了3天,运输时效提升30%以上,物流成本降低约25%。”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奇韬介绍。
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积极推动“公转铁”实施,与梁山港、龙拱港、安通物流等港航企业开展合作,大力发展铁水联运,为陕煤外运赋能。西安铁路局物流中心西安国际港营业室值班主任刘顺利介绍:“在传统运输模式下,煤炭经铁路运到港口后,大多采用散装上船的方式,转运过程中煤炭容易掉落损耗。而‘一单制’班列采用‘一箱到底’‘一票到底’的运输方式,有效减少铁路运输与水运转运过程中的煤炭损耗和换单作业,提升了运输中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梁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