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让外贸动能更强劲
2025-05-13 09:28:07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王菲

  陕西自贸试验区是我省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而创新成果就是“试验田”里收获的“秧苗”。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主要市场增长动能弱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稳固外贸发展极为重要。去年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评选出的16个“最佳实践案例”中,促进贸易转型升级的案例数量最多,足见陕西自贸试验区对推进外贸量质齐升的重视。其中,在AI技术驱动下,西安跨境电商的智能变革尤为醒目。

  5月9日,记者走进西安浐灞跨境电商产业园,犹如置身一座全球化的数字港口。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正加速驱动生产。各企业订单数据不断刷新,买家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能瞬间完成交易。

  在这座数字港口,每位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驶向广阔的“新蓝海”。狮子(陕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洋便是其中之一。

  9时,冯洋准时到达园区2楼的工位上,点开公司网站的后台数据,通过AI工具分析前一天的销售情况。

  AI工具已成为冯洋办公不可或缺的“伙伴”。“传统外贸像在沙漠寻找绿洲,现在AI给了我精准‘地图’。公司已将AI应用于多个内容生产环节,包括文案写作、视觉内容生成、产品设计等,大大提高了效率。”冯洋说。

  冯洋演示用AI工具生成中亚风格杯子图片的过程。短短十几秒,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水杯图片便跃上屏幕。他还运用AI生成符合不同国家审美的场景图。

  “过去,我们摸索外国客户的喜好时,缺乏大量数据支撑,成功率较低。现在,我们通过AI工具进行选品和设计,更加专业和准确。”冯洋说,“不仅如此,以前拍摄商品图大多需要请模特、摄影师,购买摄影器材。现在,运用AI工具即可完成,极大地节约了企业成本,效率提高了数十倍。”

  运用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冯洋搭建了自己的海外独立站,目前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海外仓,将陕西制造的轻工产品、纺织品等商品,通过海外仓大量销售到中亚国家。

  目前,西安浐灞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建成直播基地、供应链基地和实训基地,其中供应链基地与全国100多个保税仓合作。该产业园负责人郑译韬说:“从工厂采购、需求预测、物流仓配、渠道平台等整个供应链体系上看,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利用AI进行提升。我们期望进入更智能的数字化贸易阶段,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从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的同时,陕西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使企业出海省钱又省力。

  5月6日,装载着1266吨牛卡纸货物的40个集装箱通过15辆货车被分批次运送到西安综合保税区内的仓库。该批货物由海得邦国际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国外进口到区内进行保税仓储。

  “过去,‘一票一线’进出境备案清单对应的多车货物,需要靠专人统一指挥,待全部车辆到达后集中过卡进出区。这需要同时调集多辆卡车,协调难度大。当前实行的‘一线一票多车’整报分送模式不仅提高了车辆调度效率,还降低了货物滞留风险,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费用。”海得邦国际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乔文博说。

  改革带来的便利远不止这些。5月9日,在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批来自俄罗斯的红酒通过“区内直转”方式,从“保税货物”摇身变成“非保税货物”,在完成申报手续进入待检区几十秒后就顺利通过,直接被运往同一个仓库内的非保税货物存储区,整个过程在1小时内完成。

  为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陕西持续开展通关领域集成创新,采取智能化建设、一体化监管、精准化保障等举措,使出口通关时效缩短50%,综合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西安车站海关创新推出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新模式,实现“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抵港直装”,货物出区时间由原来的2天以上压缩至2小时内,出口通关时效从1.6小时缩短至0.8小时;实施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类业务“一站式”通关新模式,打造西北地区邮政物流贸易便利化通道……

  一系列便利化通关“组合拳”,释放了外贸新动能,让陕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水平大幅提升。如今,陕西加快密植制度创新“林带”,不断降低跨境商品运输和交易成本,为企业降本增效带来红利。(陕西日报记者 肖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