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观察室】陕西渭南:“实策”“硬计”为民营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2025-05-13 17:59: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渭南市各部门以一系列“实策”“硬计”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项目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新质观察室】陕西渭南:“实策”“硬计”为民营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_fororder_图片1

陕西勇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今年一季度,渭南市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较1— 2月提升0.4个百分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细分领域来看,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增长23.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个百分点,成为工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6.0%,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0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0%,拉动增长6.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渭南市工业经济稳健前行。

  在渭南,众多民营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赋能企业成长,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陕西勇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新质观察室】陕西渭南:“实策”“硬计”为民营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_fororder_图片2

陕西勇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沟通项目情况

  该公司深耕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领域数十年,在设备研发和生产上坚持自主创新。其研发的产品不仅具备高含“金”量,更拥有高含“新”量。2024年,公司新研发的冷切套丝打磨生产线,突破传统加工理念,将2个传统工序进行整合,实现了钢筋加工的全程自动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我公司累计申请专利9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30%,专利产品的营收更是超过了80%。”陕西勇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鹏举自豪地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渭南市积极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机制,通过“多部门参与、集中会商、充分衔接、一次办结”的方式,为重点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服务举措,精准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难题,连续5年实现市域内重点项目手续在一季度完成办结。

【新质观察室】陕西渭南:“实策”“硬计”为民营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_fororder_图片3

中昊港创渭南高新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作业

  中昊港创渭南高新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在立项初期就享受到了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的主动服务。工作人员上门对接企业负责人,积极协助准备申报材料,详细讲解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在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审批办理过程中审批局开辟了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为我们帮办代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开发成本。”中昊港创产业集团陕西区域公司总经理徐琛说。

【新质观察室】陕西渭南:“实策”“硬计”为民营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_fororder_图片4

行政审批服务

  除了审批服务的优化,渭南各地还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为项目从招商到落地提供全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引得进、建得成、长得大。

  大荔经开区实行360度的服务体系,采用“一个专班、一抓到底、一个专人专门负责”的工作机制。在好政策的扶持下,大荔县桂柳牧业项目进展顺利。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项目主体内部装修砌墙、焊接楼梯、浇筑混凝土等工作,基础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除了生产饲料,该项目还配套建设家禽养殖、孵化、屠宰、熟食加工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延伸项目。

  “预计在2025年10月份能投产经营,年生产量能产30万吨饲料,预计产值能有10个亿元。在园区的帮助下,各种手续都顺利完成。”大荔桂柳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辉对项目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渭南市还注重引导企业构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潼关县工业园区的重点企业,于2024年底投资7.5亿元的全钒液流电池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部分土地平整和前期临时设施搭建,以及项目生产所需酸碱罐区的土建工作、罐体制作安装等,预计2026年投入生产。

  “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构建产业生态,与上下游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方合作,优势互补,推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师谦表示。

  展望未来,渭南市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持续优化项目审批要素保障服务。对于办理过程中容缺的资料,及时督促项目单位补充完善;对于涉及中省层面手续办理的项目,积极做好转报、对接、协调等工作,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落地,为渭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文/图 吴明玲 索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