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5-05-15 09:28:39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王菲

“甜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515091629

张中良正在采摘葡萄。

“甜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515091716

王兰手机上的实时监测系统。

  立夏过后,西安市各乡村大棚内的瓜果陆续成熟,空气中飘散着甜蜜的果香。从高陵区的葡萄、蓝田县的樱桃到鄠邑区的西瓜,各具特色的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舌尖上的享受,更为农户们带来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智慧果园的“科技甜梦”

  5月是樱桃成熟的季节。5月13日,走进蓝田县洩湖镇杜坪村樱梦田园樱桃基地,布鲁克斯樱桃如串串红宝石挂满枝头,饱满的果实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在水肥一体化操作间,管理员周楷瑞轻触智能控制屏,黑色管道下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随即启动,细密的水珠缓缓渗入土壤。“这套系统能根据温湿度动态调节灌溉量,还能根据樱桃不同生长阶段的补水需求,实施精准智能灌溉,就像给樱桃定制‘营养餐’。”周楷瑞介绍道。

  这片占地50亩的樱桃基地内,露天种植区、连栋薄膜温室与自动伸缩避雨棚错落分布,物联网传感器24小时监测着每一株果树的生长数据。“避雨设施能有效避免成熟期降雨导致的裂果问题,加上基地坚持自然成熟不早采摘,使樱桃口感更丰富,甜度稳定在18度以上。”陕西淏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王兰介绍,目前基地种植的布鲁克斯、弗里斯科等中早熟品种,凭借果肉厚实、口感香甜的特点,成为眼下樱桃市场的“明星产品”。

  如何在分拣与流通环节让樱桃保鲜?记者走进现代化分拣包装中心,一场“樱桃选美”正在上演。新鲜采摘的樱桃经过0℃-5℃低温水冷锁鲜处理后,“登上”智能分选线,360度高清摄像头对樱桃进行快速拍照扫描,系统依据果实大小、色泽等指标自动分级,由人工完成细致的打包码垛后送入冷库暂存。

  王兰拿起一颗果径32毫米的特级果介绍:“每颗樱桃需要拍摄32张照片进行精确分选,分选效率和精度提升了50%。”如今,这些樱桃被包装成2斤、5斤的精美礼盒,借助全程冷链运输网络,新鲜直达全国各地市场。

  为让消费者感受 “从枝头到舌尖” 的新鲜,基地还推出了“樱桃树认领”服务。认领现场,游客王女士带着孩子为认领的 F1号树挂上名牌:“每年5月果实全熟时,我们就会来采摘,这种见证果树成长的过程很有意义。”

  藤蔓架下的“紫色经济”

  当蓝田的樱桃以科技赋能甜蜜产业时,在西安的另一片土地上,高陵区的葡萄也在藤蔓间酝酿着丰收的喜悦。5月12日,位于高陵区通远街道灰堆坡村的葡萄园内,一串串紫中透红的“美人娇”葡萄缀满藤架,葡萄的香甜四处飘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尝鲜。市民李女士剪下一串葡萄笑着说:“这儿的葡萄口味独特,孩子在这里也能体验采摘的乐趣,比单纯买水果有意思多了。”

  葡萄园负责人张中良一边为游客递上采摘工具,一边介绍:“园子里主要种植美人娇、红珍珠两个品种,4月底成熟后,仅体验采摘的游客就有近千人,采摘收入约10万元。”

  为吸引更多客流,张中良还邀请本地网红走进葡萄园直播,镜头里,饱满的葡萄和热闹的采摘场景,让直播间热度不断攀升,线上订单量也持续增长。园区人气火爆的同时,也引来了连锁商超合作。

  “盒马鲜生几天前来园区考察,近期正在紧密洽谈。”张中良介绍,美人娇口感清脆,甜而不腻,属于早熟品种,可以实现错峰上市,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随着订单量不断增加,他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满足更多市场需求。

  这份“甜蜜生意”的背后,是张中良多年的坚持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前不懂技术,种出的葡萄酸涩,产量低,也卖不上价。”张中良介绍,如今,他通过因地制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调节生长周期,让葡萄园焕发新生。目前,葡萄园每亩产量稳定在3000斤左右,亩均收入约3万元。张中良不仅让自家果园硕果累累,更将种植经验辐射至周边区县,带动一片“甜蜜产业” 蓬勃发展。

  鄠邑区灵山寺村的果农弋福康就是受益者。“2019 年引进张中良葡萄园区的种苗和技术,如今我的葡萄种植面积近40亩,水果上市期仅礼盒就卖出一万多盒。”弋福康说。

  与此同时,葡萄园周边正在逐渐配套农家乐等设施,形成一条集种植、采摘、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让游客既能采摘美味的葡萄,又能享受田园生活,催动这藤蔓间的“紫色经济”蓬勃跃动。

  瓜田里的夏日丰收

  盛夏热浪未至,秦岭北麓的鄠邑区蒋村街道同兴村已弥漫着清甜果香。近日,一场热闹的同兴西瓜推介会在此举行,展台上 ,黄瓤、绿瓤的西瓜整齐摆放,切开的果肉鲜甜多汁,令人垂涎欲滴。种植户们热情地递上切好的瓜块供游客品尝,“尝尝我们的西瓜,喝着秦岭水,晒足了太阳,甜得很!” 不少游客当场下单,把这份甜蜜带回家。

  5月13日,记者踏入大棚,翠绿藤蔓间,披着黄色条纹“外衣”的瓜垂吊而下,模样新鲜可人。种植户温西峰介绍:“棚内的吊蔓瓜品种‘金夫人’ 口感脆甜,是近年来新引进的‘明星品种’。”

  温西峰是土生土长的同兴村人,有着十余年西瓜种植经验。3年前,他偶然接触到吊蔓瓜,引进山东种植技术后便开始尝试本地化种植。“吊蔓瓜采用悬挂式种植,能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加上秦岭脚下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瓜糖分积累充足,口感格外清甜。”温西峰说。如今,他的大棚里游客络绎不绝,每天还有冷链车将新鲜采摘的瓜运往甘肃、四川等地。“现在每天能卖四五百斤,除了现摘现卖,我们还推出了精美礼盒装,很受市场欢迎。”温西峰介绍。

  大棚内,游客王女士兴奋地穿梭在藤蔓间:“这种金黄色的吊蔓瓜还是头一回见,太新奇了,我要多带几个回去给家人尝尝!”

  在同兴村,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日益成熟,家家户户开始了西瓜种植。同兴村党支部书记温来宏介绍:“自2005年村里探索发展设施农业以来,经过多年实践与创新,同兴西瓜已从传统农作物蜕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疙瘩’。”这份“香甜”既得益于秦岭北麓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更离不开“温室育苗、嫁接栽培、多膜覆盖、规范管理”的标准化种植技术。

  如今,同兴村2000余亩瓜田不仅撑起了村民的致富伞,还带动周边 20 多个村子发展起了大规模种植。村里还配套发展了2000余亩蔬菜、30余亩花卉,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为种植户带来了“甜蜜”的经济回报。一车车运往全国各地的西瓜,满载着甘甜,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甜蜜的幸福注脚。

  5月的西安,各色瓜果的上市共同绘就了水果产业丰收的绚丽画卷,既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甜蜜了市民的舌尖,也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幸福篇章。(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