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公路路产保护地方标准落地陕西 5月17日起施行
2025-05-15 09:53:58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王菲

  日前,由陕西省公路局牵头编制的《公路路产保护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获批发布,将于5月17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施行。作为全国首个公路路产保护领域地方标准,该《规范》通过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细化操作标准,为公路路产保护工作提供“陕西方案”。

  《规范》全面覆盖公路路产建档、巡查、勘查、核查、检测及管理等六大环节,明确“路产”涵盖公路、公路用地和附属设施,提出“一路一册”建档要求。在路产登记环节,详细规定路基、桥梁、涵洞等10类设施的登记标准,同步配套公路路产登记样表、巡查记录样表等5项规范性附录,实现工作流程可视化。

  针对日常巡查,《规范》明确高速公路每日巡查不少于1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每周不少于两次,桥下空间及涵洞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要求巡查人员两人以上组队,配备高可视性警示服及取证设备,巡查记录需采用电子形式留存,确保巡查工作标准化、可追溯。

  在路产保护勘查领域,《规范》明确接报或巡查发现路产异常时,需按《公路路政勘查技术规范》开展现场勘查,对易损毁物证优先处置。勘查成果需形成包含勘查记录、照片、视频等在内的完整档案,当事人需在勘查记录上签字确认,确保证据链完整。针对涉路施工和大件运输两大核查重点,《规范》分类制定核查细则。按照跨越式、穿越式等6类涉路施工活动情形,细化净空、视距等20余项核查指标;严格依据《公路大件运输安全通行评价技术规范》开展大件运输通行路线核查,为特殊通行需求提供技术依据。

  《规范》从人员、装备、站区管理三方面提出保障要求,明确路产保护人员需具备专业背景,熟练操作检测设备;车辆需统一标识,配备通讯、测量等专业装备。在超限检测站管理方面,要求设置电子抓拍系统,公示超限认定标准、处罚流程等信息,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检测工作透明化、规范化。(三秦都市报记者 谢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