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泾水不渥,非伏天不作,非金花不成,非泾阳不宗。”这四句古语,道出了茯茶的制作精髓。5月28日,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国际在线主办的“在西安看中国——外籍专家西安调研行”主题活动走进泾河新城茯茶镇,来自孟加拉国、加拿大、埃及、埃塞俄比亚、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英国等外籍专家共同探寻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茯茶。

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
起于丝绸之路:驼铃古道上的“神秘之茶”
茯茶的兴盛,与丝绸之路密不可分。泾阳自古有“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也是南茶西走和北上的必经之路。受茶马交易的影响,这里逐渐成为茶叶贸易重要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吸引了全世界的茶商。
从四川、湖南等地运来的散茶,在这里被压制成砖茶,再由“茶背子”(专业运茶工)翻越秦岭,经驼队运往西北边疆,甚至远销俄罗斯、中亚等40多个国家。
茯茶不仅是贸易商品,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它连接了中原与西域,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发展。
存于古老工艺: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
“茯茶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历经‘九技十八道’,其中‘发花’是关键。”在茯茶博物馆,制茶师傅带领外籍专家们亲身体验了传统茯茶制作流程。

外籍专家体验茯茶制作过程“炒茶”
“筛茶、拣茶是为了去除茶叶中的杂质,选择品质好的叶子;剁茶是将茶叶切碎,便于后续加工;接着是打吊、炒茶、筑茶……一套完整的茯茶制作流程。”在师傅的指导下,外籍专家们重点参与了炒茶过程,茶叶经高温炒制后,三位外籍专家配合用制茶木棍反复捶打,制成一块5斤的茶砖,再送入茶窖,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自然发酵,金花逐渐生长,形成独特的茯茶。

外籍专家体验茯茶制作过程“筑茶”
中央民族大学外籍教授林伯瑞(英国)在参与茯茶制作全部流程后感慨:“喝茶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要费不少功夫。 ”
兴于产业创新:打造中国茯茶之都品牌
围绕茯茶这一丝路瑰宝,以“茯茶文化”为基础打造的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共分四大版块,分别为茯茶文化旅游区、大健康产业区、茯茶产业区、智慧有机农业区。

外籍专家参观秦创原茯茶创新中心
当外籍专家们走进泾河新城茯茶镇,便被这里的茶香所吸引。来到秦创原茯茶创新中心,茯茶的多元化产品形态在这里一一展现。非遗传承类的茯砖茶,时尚潮流类的“茯宝”文创茶包、象棋茯茶礼盒、茯茶片等,还有创新类的产品,如茯茶面条、茯茶人参片、茯茶酒、茯茶鸡、茯茶护肤品等,让外籍专家们频频由好奇到惊叹:“没想到茯茶这么混搭!”

“茯宝”等文创茶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外籍专家们又来到北极宫,作为入驻泾河新城茯茶镇的第一个科技企业,北极宫始终致力金花菌研究和金花菌相关创新产品开发,是茯茶技术的“领先者”。在这里,专家们品尝了金花茯茶、金花人参、金花桔梗、金花麦仁等不同口味的茯茶,不同口感的茯茶俘获不少专家的味蕾。

外籍专家参观北极宫
中国传媒大学外籍语言专家特赫米娜·菲尔杜斯(巴基斯坦)表示:“茶对于巴基斯坦人来说,就像是一种日常的陪伴。这里到处是茶香,就像回到了我的家乡,非常喜欢茯茶的口感,我要把茯茶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外籍专家品尝茯茶
如今,茯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茯茶现代化生产中,工匠们仍严格遵循古法,确保每一块茯茶都承载着传承的匠心。茯茶,是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它诞生于无茶之地,却因丝绸之路的贸易而兴盛;它跨越千山万水,成为连接东西方的“神秘之茶”。(文/图 吴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