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5日8时20分,随着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缓缓驶离阿拉木图站,为期一周的“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画上圆满句号。这场跨越3600公里的文明对话,以“文旅体融合”为纽带,通过十余项丰富多彩的沉浸式活动,让哈萨克斯坦民众深度感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哈两国人文交流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自5月31日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成功抵达阿拉木图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随即展开。交流周以盛大的“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发开行欢迎仪式暨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开幕式”拉开帷幕;在人文集市上,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精心挑选的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惊艳亮相:关中秦腔戏剧脸谱的浓墨重彩、秦派内画的方寸乾坤、西安剪纸的精巧灵动、木版年画的喜庆祥和、缠花的细腻柔美,唐流彩的斑斓流动,牢牢吸引了众多阿拉木图市民驻足欣赏与互动体验,成为当地市民感知中国非遗的窗口;文博考古交流活动则通过“丝路来风”摄影展、考古现场考察及主题讲座三场主题活动,多维度展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与时代风采,生动讲述了沿线国家城市交流互鉴的故事,有效唤起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体育座谈会和青少年足球友谊赛中,双方以球为媒,不仅增进了中哈青年间的了解与友谊,更拉近了运动员间的距离,成功搭建起双边沟通与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此外,交流周期间还成功举办了中医药文化宣传专场活动、妇女企业家交流会等,从不同领域深化了西安与阿拉木图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市文化旅游体育商贸深度融合。
阿拉木图市副市长阿扎马特·别斯肯皮罗维奇在活动中表示,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的开通,是落实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倡议的有力举措。他强调,此次交流周对于扩大双方文化与经贸交流、提升游客流量、巩固阿拉木图作为哈萨克斯坦主要旅游中心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人文旅游专列的返程,此次交流周圆满落幕,但其播撒的文化交流种子与搭建的友谊桥梁,必将持续促进中哈两国民心相通,为未来更广阔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文:西安报业特派记者 杨明 张静
图:首席记者 翟小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