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府谷县遭遇持续大风扬沙天气,气温偏高、降水锐减,土壤墒情不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峻挑战。该县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打出“机制保障+技术赋能+资源统筹”组合拳,全力推进抗旱保粮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完成粮播面积23.9万亩,占全年总任务的51%。
面对旱情,府谷县迅速成立抗旱保粮领导小组,建立“统一调度、分级落实”工作机制,组建11个镇级指导组、7个技术专班深入田间,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网络,压紧压实责任链条,确保抗旱措施精准落地。
全县统筹调运玉米种子66吨、化肥4343吨、农机具4970台(套),并投入县级资金850万元采购抗旱种子及有机肥,同步下拨中省市级抗旱资金221.73万元,提供强力物资支撑。目前,抗旱玉米种子及土豆种子已全面覆盖172个行政村,有机肥施用面积达万亩以上。
该县依托榆林市旱作节水五年行动,集成推广地膜覆盖、保水剂应用等8项技术,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2.36万亩。目前,智能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等工程进度超70%,田间管网铺设完成90%。创新“顶凌播植”技术示范种植,实现旱地单茬变双茬,单产提升15%以上。
同时,该县围绕“一河两川”重点区域,建立“蓄水—输水—用水”全链条管理机制,统筹水库、河道水源优先保障农业灌溉。11个工作组摸排农用泵站、机井等设施267处,发动群众参与抗旱蓄水,确保墒情监测与水源调配同步响应。
此外,该县提前布局2025年玉米增密、杂粮良种推广等任务,常态化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同步加强天气预警与旱情监测,实行旱灾周报制度,联合气象、水利部门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府谷县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