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老手艺“破圈”新生 榆林靖边让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25-06-16 16:42:4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6月14日至15日,在靖边县政府综合文化广场,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暨第三届“非遗购物节”在此举行。千余名市民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参与互动体验,见证老手艺在新时代的“破圈”之旅。

  活动现场划分为宣传区、互动区、展示区三个区。宣传区通过设立宣传台,摆放展板,循环播放宣传语,发放《非遗保护法》《群众文化保护法》等宣传资料以及纸杯、毛巾、手提袋、小凳子等实用的宣传品,吸引过往市民驻足了解。大家一边翻阅资料,一边向工作人员询问关于非遗保护的问题,现场氛围热烈而和谐,大家在交流中对非遗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见证老手艺“破圈”新生 榆林靖边让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_fororder_图片1

市民参观了解陶艺产品和知识

  互动区则是欢乐的海洋,非遗项目“靖边跑驴”和靖边婚俗展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现场还邀请群众参与互动,一位参与“靖边跑驴”互动的市民笑着说:“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今天自己亲身体验,才知道这跑驴表演这么有意思,感觉一下子就和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亲近了。”靖边婚俗展演则让大家领略了传统婚俗的庄重与热闹,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传统婚庆氛围之中。

见证老手艺“破圈”新生 榆林靖边让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_fororder_图片2

非遗项目“靖边跑驴”展演

  展示区“非遗集市体验区”两侧小舞台上,说书艺人绘声绘色地编排说唱着古韵新风,陕北民歌手用嘹亮的嗓音唱出了家乡人民的热情豪放。柳编、剪纸、泥塑、面塑、刺绣、皮影等手工类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艺,还邀请市民现场互动体验。市民李女士在剪纸展台前,跟着剪纸艺人学起了剪纸,不一会儿,一张简单的剪纸作品就在她手中诞生。

见证老手艺“破圈”新生 榆林靖边让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_fororder_图片3

陕北说书表演

  饮食类非遗项目同样人气爆棚。剁荞面、羊杂碎、老八碗、猪排骨、油馍馍、炖羊肉、炉馍麻花、陕北米酒等特色美食一字排开,每个摊位前都准备了一次性餐具,方便市民品尝购买。市民张先生一边品尝猪排骨,一边竖起大拇指:“这味道太正宗了,平时都很难吃到这么地道的家乡味,今天可真是大饱口福。”

见证老手艺“破圈”新生 榆林靖边让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_fororder_图片6

市民品尝特色美食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主打的就是接地气,我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靖边非遗真正融入群众生活。”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昊表示,“从非遗技艺体验到传统美食品尝,从文创产品售卖到现场传播互动,我们希望打破非遗与大众之间的隔阂,让老手艺既‘看得见、摸得着’,又‘带得走、传得开’。”(文/图 白凌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