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趋势。2025年上半年,“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多语种全球传播平台持续发力,围绕“职教出海”与中亚职业农民培训、非遗活态传承、农业现代化建设、文体双向交流等重点领域,在Facebook、X等国外社交平台上及多语种网站上推出一系列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专题视频与深度报道,用多语种讲述可感知、有温度的渭南故事。
从中亚到非洲 从校园到赛场——渭南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期间,“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多语种全球传播平台推出以乌兹别克斯坦农民贾苏尔为主角的8分钟专题片,用英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全景呈现他在渭南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感受中国农业现代化成果的全过程。英文帖文《中亚农民来陕再取经》获211次互动,浏览量达1.5万,真实展现中国智慧在中亚落地生根。
英文帖文《中亚农民来陕再取经》
5月,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运营项目培训班。“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多语种传播平台积极对接采访,拍摄记录尼日利亚首位女火车司机白杨的成长与学习经历,真实呈现中国铁路技术从设备输出到人才赋能的全过程。专题片《我在中国学习高铁技术》在国际在线、央视频及海外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相关图文稿件《借“一带一路”东风拓开放 渭南职教“出海”显成效》浏览量达49.9万,并获陕西省教育厅官方转发。
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运营项目培训班合影
6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跟着非遗游渭南”活动在渭南师范学院启动。俄罗斯外教与留学生沉浸式体验渭南剪纸、皮影戏等非遗项目,深入感受传统技艺之美。“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平台及时报道,稿件《跟着非遗游渭南 沉浸式体验让外国友人爱上中国文化》聚焦外国人视角,讲述中华文化魅力,以“外”之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俄罗斯外教体验渭南非遗文化
盛夏毕业季,来自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等10国的近20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留学生,走进渭南合阳乡村小学。他们以英语为桥、文化为媒,在黄土地上播下理解与希望的种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留学生走进渭南合阳乡村小学
6月11日,2025女子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白雨露回到家乡渭南,平台以英语、法语、韩语三语同步报道,图文视频多形式呈现她荣归故里的动人瞬间。稿件《渭南姑娘白雨露:从家乡到世界 逐梦斯诺克》浏览量达16.4万,Facebook帖文浏览超3万,获500余次点赞。白雨露的故事拉近了世界与渭南、体育与文化的距离,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
英语、法语、韩语多语种报道《渭南姑娘白雨露:从家乡到世界 逐梦斯诺克》
农旅融合多语传播 展现渭南烟火中国
机遇中国,全球共享。为对外展示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充分展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内在活力,“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平台积极策划,深度采访,聚焦渭南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活力,通过英语、阿语、日语等多语种形式,向世界讲述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中国故事。
通过英语、阿语、日语等多语种形式,向世界讲述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中国故事
此外,平台还持续关注渭南在进出口贸易领域的动态与成果,推出了《陕西苹果苗首次出口塔吉克斯坦》《陕西首批进口种鸭在大荔县“安家”》《渭南市首台70DB石油钻机出口阿联酋》等重点报道,涵盖农产品输出、高端装备出口以及特色引进项目,充分展现渭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渭南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的努力,也彰显了本地特色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活力与潜力,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入夏以来,渭南农旅热度持续攀升,平台借力“This is Weinan”海外社交账号,以#SeeChinaHeritage、#WeinanCuisine#、#CharmingWeinan#等话题标签发布多语种帖文。包括《大荔冬枣甜蜜上市》《富平农业玩出新花样》《多年攻关 大旱之年显成效旱地小麦新品种“渭麦19”示范田亩均产量434.4公斤》《渭南的葡萄园甜度爆棚》等图文,生动展现渭南农业科技赋能与特色农产品的魅力。
《多年攻关 大旱之年显成效旱地小麦新品种“渭麦19”示范田亩均产量434.4公斤》帖文
《跟着Peter解锁渭南美食》以意大利“洋主播”的独特视角,带领海外网友沉浸式体验饸饹、凉皮、肉夹馍等地道风味,搭建起一座跨文化的“美食之桥”。与此同时,《一眼清凉!渭南专属地表“冰激凌”来了》《热热热?夏日来少华山!绿得撩人,凉得舒坦!》《非遗剪纸穿上身!来看,这场走秀好fashion》等创意推文,通过鲜活表达与视觉叙事,让全球网友直观感受渭南的山水人文与节日风情,持续讲述一个充满烟火气、文化味与国际范的渭南故事。
《陕西大荔果园惊现“黑科技” “蓝侠”冬枣采摘机器人助力冬枣采摘》则以英语、日语、韩语多语种形式,聚焦AI赋能传统农业,展现中国县域在智慧农业转型中的“硬核力量”;而《老外在渭南|塞尔维亚教练用欧式战术,让陕西娃娃的篮球DNA动了……》则通过外籍教练视角,讲述体育文化交流故事,体现渭南在青少年国际化培养中的新探索。
《老外在渭南|塞尔维亚教练用欧式战术》双语视频Facebook推广
此外,“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平台还联合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渭南广播电视台,策划并制作《仓颉传说》《跟着非遗“读”渭南——临渭草编》等系列非遗主题双语短剧,通过沉浸式、多语种表达的方式,讲述渭南悠久的非遗故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该系列以“短剧+外宣”模式创新呈现,借助视频平台、海外社媒矩阵等渠道,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听见渭南声音、读懂中国故事。
《仓颉传说》非遗主题双语短剧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平台不仅是城市对外发声的传播窗口,更是渭南连接世界、共绘“一带一路”人文图景的重要桥梁。在多元文化交汇交融的今天,渭南正以务实创新的步伐、开放包容的胸怀,让世界看见一个真实、生动、充满活力的中国地方城市样本。(文 吴明玲 任振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