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压舱石”,既要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又要以司法裁判的价值导向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在多元解纷与基层治理方面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以案例“活教材”,讲生动“法治课”,以司法之力赋能社会综合治理。
蒲城法院法官在法治文化广场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 摄影 张若琳
渭南中院法官在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企业员工普法 摄影 党新平
构建合力调解“防护线”
位于秦岭北麓、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华西镇,是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农资销售市场活跃地,该镇农场职工新兴社区还是三门峡库区移民返库聚集地。
“社情民意复杂,利益诉求交织,使辖区矛盾纠纷易发多发,我们一方面加强对审结案件的分析研判,一方面以‘集中管辖、高效便民’为原则,成立农产品销售、土地农资等四个调解中心,配备相应领域调解员,精准服务群众。”华阴市人民法院华西人民法庭负责人介绍。
让种植户、返库群众担任调解员,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工作,让群众放心?
华西法庭采取“巡回审判﹢沉浸式培训”相结合模式,每月在法庭组织调解员进行体验式培训,邀请调解员参加户外“移动法庭”,这样一来,调解员的调解能力提升了,当事人能全面表达诉求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五六年了,我终于能专心种葡萄了!”张某一语,释怀了多年心结。
常某家坟地在张某葡萄园内,因张某耕作时常碾压坟地,遂希望常某迁坟,常某则认为祖坟承载着情感寄托,决不同意迁。双方虽经亲朋好友多次劝说,仍互不让步,积怨逐年加深。
接到案件后,法官邀请有威望的种植户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一番情理法交融的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今年以来,通过合力调解,辖区内多起类似骨头案得以彻底化解。
据了解,为深入做实定分止争,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构建了“立案﹢先行调解﹢审判”的全链条解纷模式,立案时引导适宜案件先行调解,耐心介绍优势特点和程序,为当事人提供指引;立案后严格遵循“调审分离”原则,由法官主持或指导调解,联动特邀调解组织派员调解,依据调解结果精准分流,提升解纷质效。今年1至6月,全市法院先行调解成功案件3039件,先行调解成功率15.58%。
共筑基层法治“生态圈”
从“外嫁女”到“入赘男”,从“天价彩礼”到“冠姓权争议”,一些因传统观念催生的案件屡见不鲜,“结一案,防多纷”是渭南两级法院的重要课题。
老曹本是曹村村民,因家中贫困入赘到魏村,但户口并未迁走,1992年至2000年间还担任了曹村二组组长,为增加村民收入,他率先提议修建临街门面房用以租赁,并多次在银行跑贷款。至2005年,村集体经济开始有了新收入,大伙都能分到钱,唯独老曹这位“赘婿”没分到。更让他糟心的是,为村子服务多年,竟连自己村组成员的身份都被取消。
多年来,老曹奔波于村镇之间,讨要说法无果后,将曹村二组起诉至法院。
2025年5月,经蒲城县人民法院和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老曹在曹村分得土地,是经济组织成员,最终判决曹村二组向老曹支付收入分配款8000元。
“村民会决议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为推动“个案化解”向“源头治理”深化,法官以案释法,对土地承包、赡养抚养、移风易俗等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专业指导,帮助村镇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树立法治观念,真正实现“化解一案、教育一片”。
针对类型化、多元化的矛盾纠纷,渭南两级法院深化内外联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辖区11家基层法院均以诉服团队或联络人对接模式入驻综治中心开展调解指导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一院一品牌,一庭一特色”价值引领作用,以法治活水涵养文明乡风。
老腔唱“法”、皮影“释”法、阿宫腔“析”法……渭南法院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讲述法律新规,今年深入村镇开展“弘扬新风,法润民心”等主题普法宣传30余次,促推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下一步,渭南法院将不断厚植法院文化底蕴,在职能发挥中更加注重弘扬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司法裁判的‘后半篇文章’转化为基层自治新动能,助推良法善治不断深入。”渭南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贺世辉表示。
锻造多元解纷“协同链”
产业兴旺、和美富裕是大荔县畅家村的关键词,这里正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协同发展,而法治则是其稳健发展的基础。
前不久,邻村因一起由抚养权变更引发的纠纷诉至大荔县人民法院。李华(化名)因疾病缠身,无力独自承担抚养孩子的重任,在与前夫石丰(化名)的子女抚养权变更协商中,双方对抚养费数额争论不休,遂诉至法院。
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事纠纷,大荔法院以“人大代表+法院”的互动融合模式,成功化解案件。
“你们虽已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全国人大代表、畅家村党总支书记马红丽和法官多次尝试,唤醒了双方的情感共鸣,最终石丰主动承担抚养费,并与李华共同携手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往往熟稔村情民意,具有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从多年来工作实践来看,“法官﹢人大代表”的调解机制亮点多、成效好,这种“唠家常”及“背对背”的调解方式,能让涉诉家庭成员之间“打开天窗说亮话”,更有利于修复亲情关系。
今年1月,大荔法院联合司法机关在畅家村设立人大代表多元解纷工作室,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性化解开辟了新路径。
近年来,渭南法院秉持协同共治理念,不断健全完善法院与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等有机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先后与司法、人社等23家单位建立类型化协同机制,指导基层法院成立11家金融纠纷调解室,高效化解大量纠纷。(文 周东峰 张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