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旱忧”到“无忧” 韩城禹门口抽黄工程破解缺水难题
2025-08-05 15:36:1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雨晨责编:王菲

  龙门巍巍,大河汤汤。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盛夏时节,在韩城市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身着安全装备、迎“烤”而上,建设现场如火如荼。

  沿黄河岸,一条全长约15.5公里的输水“动脉”正加速成形。这项关乎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正全力攻坚区域性缺水难题,助力韩城北部从“旱忧”迈向“无忧”。

从“旱忧”到“无忧” 韩城禹门口抽黄工程破解缺水难题_fororder_图片1

航拍下的黄河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

  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于2022年5月开工,总投资7.9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级取水泵站、泥沙处理站、二级加压泵站及输配水管网。项目起点位于黄河龙门大峡谷出口上游右岸,终点在龙门镇马庄村西侧,全长约15.5公里,设计年取水能力达2035.41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惠及龙门镇8万人,满足2.48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并为龙门工业园区提供工业用水,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从“旱忧”到“无忧” 韩城禹门口抽黄工程破解缺水难题_fororder_图片2

项目建设现场

  “黄河水含沙量高,必须解决水质问题。”项目负责人、陕西水务发展集团韩城市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晋波介绍,工程采用了由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HPS高效旋流沉淀澄清技术,可在原水含沙量高达60公斤/立方米的情况下,将水质浊度稳定控制在10NTU以下,满足工业用水需求。同时,该技术具有占地小、全程重力流、节能高效等特点。

  项目不仅在设计环节引入新技术,在运行阶段也将构建“人工+智能”水质监测体系,实现对进水、出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全流程、实时监测,确保水质达到工业与生活用水标准。

从“旱忧”到“无忧” 韩城禹门口抽黄工程破解缺水难题_fororder_图片3

工人正在紧张忙碌中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该工程通过技术创新与科学管理,成功突破多重施工难题。取水段施工过程中,由于隧洞紧邻下桑线铁路,爆破作业受限,施工团队改用机械开挖方案,在Ⅲ类硬岩与复杂地形下实现安全贯通。主副厂房基础位于黄河水位下4至5米,通过替代爆破、昼夜抽排、分段浇筑等方式,确保混凝土基础在汛期前完成;输水管线穿越龙门工业园区与黄河湿地,面对危化企业、复杂地质及行政审批难题,项目联合多部门高效协调,保障工程稳步推进。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替代地下水2800万立方米,覆盖8万多城乡居民和2.48万亩农田用水。”晋波表示,该工程不仅缓解供水压力,更通过科学调度、水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涵养地下水、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协同共赢。

  尤其在今年抗旱关键期,该项目已发挥重要战略支撑作用,为韩城北部工业与民生用水提供了“及时雨”和“定心丸”。

从“旱忧”到“无忧” 韩城禹门口抽黄工程破解缺水难题_fororder_图片4

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

  下一步,该项目将聚焦构建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降损三大体系,重点谋划实施灌区节水改造、管网漏损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城区双水源建设、区域水网连通、水质监测和水源地保护等项目,在节水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文/图 吴明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