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府谷:“乡音”话新风 “走新”更“走心”
2025-08-07 19:41: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雨晨责编:王菲

  近日,榆林市府谷县各社区里暖意融融,一场场以“文明府谷十五礼·讲好身边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精彩举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热心公益者用带着乡音的讲述,将“文明府谷十五礼”里的“硬条款”,拆解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片段,让文明从“纸面要求”融入居民日常。

  “条款”活了:家常故事里的文明觉醒

  “以前楼道堆着旧柜子,邻居小王没抱怨,反倒帮我联系回收站!现在楼道能照见人影哩!”社区居民张阿姨站在演讲台上,用带着乡音的讲述,把“邻里文明礼”里“楼道院落不堆物”的条款,变成了一个热乎乎的生活场景。台下居民不时点头,不少人小声跟着复述故事里的文明细节。

  这样的场景,在近期的社区演讲比赛中屡见不鲜。参赛者们摒弃空洞说教,用“拉家常”的方式,将“文明府谷十五礼”的15条公约拆解成“学得来、做得到”的日常片段——从“行人文明礼”里“注意信号不追逐”的安全细节,到“用餐文明礼”中“公勺公筷要提倡”的温馨习惯;从“网络文明礼”倡导的“理性自律防上当”,到“丧葬文明礼”推崇的“薄葬简办不追风”……每一个故事都带着生活的烟火气,让原本写在墙上的“硬条款”,变成了居民指尖的温度、口中的默契。

  “以前总觉得‘文明’是口号,现在才明白,它是邻居帮忙扶一把的梯子,是吃饭时多摆的一双公筷,是遛狗时牵紧的那根绳。”刚听完演讲的居民李大姐感慨道。这些带着乡音的故事,让“文明”从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模仿、可传递的具体行动。

  治理暖了:居民当上主角 文明“自然生长”

  “把话筒交给居民,文明才能真正生根。”社区负责人坦言,从“文明府谷十五礼”制定时的“居民议事会”,到践行中的“故事分享会”,再到这场“沉浸式”演讲赛,社区始终将居民推上“主角”位置——通过“共议、共行、共讲”,让文明从“条款约束”升华为“生活自觉”。

  过去,“文明公约”常被挂在社区公告栏,居民看看便罢;如今,“十五礼”成了文明行动引领:张阿姨讲完“楼道不堆物”,第二天就有居民主动清理了自家门口的旧纸箱;王叔叔聊起“行车礼让”,社区里“礼让斑马线”的身影就多了起来;志愿者讲述“公益文明礼”里的爱心故事,带动更多人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

  这种“居民讲、居民听、居民学”的模式,让文明不再是“要我做”的任务,而是“我要做”的自觉。

  文明“生根”了:“被动”到“主动”的温暖蜕变

  如今,走进府谷的社区,变化藏在细节里:楼道清爽了,广场安静了,餐桌干净了,网络留言更暖心了……“文明十五礼”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社区里最温暖的日常——它是晨练时互相问好的乡音,是垃圾分类时的一句提醒,是红白事里简办新办的共识。

  一场场没有舞台的“比赛”,正悄然改变着府谷的文明生态。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践行”,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居民们用乡音传礼、以故事润心,让“文明府谷十五礼”真正住进了心里。

  文明如种子,落地需生根。府谷的实践证明:当文明从“文件”走向“生活”,从“要求”变成“习惯”,就能在居民心中长成最动人的风景。(文 杨越敏 韩义 任凯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