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8 日,陕西省第三届 “长安科普” 讲解员比赛暨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选手选拔复赛,在渭南市成功举办。本次比赛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吸引了全省各地的 35 名选手参与竞技。
比赛现场
比赛以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为主题,旨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赛事设置了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及评委问答三个环节,多角度检验选手的知识储备、表达艺术以及应变能力。
来自全省各地市社科普及基地、博物馆、科普场馆等单位的选手们,立足专业,借助鲜活案例与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历史文化传承、科技前沿发展、社会热点解读等内容展开讲解,为观众呈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普视听盛宴。
临渭区崇凝镇干部耿若一赛后表示,参加这次比赛像经历了一场 “沉浸式成长课”,不仅学到新知识、新方法,还收获了诸多基层工作感悟。她提到,未来会更用心讲述基层故事,传递身边的光与热。
经过激烈比拼,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何淼、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马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滕晓华荣获一等奖,并将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比赛现场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美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巍峨华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家司马迁、仓颉造字的文明启示,以及皮影、老腔等珍贵非遗。历史与现实交汇,传统与现代相融,使渭南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与社会智慧。
近年来,渭南市坚持把哲学社会科学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市”,推动理论宣传、课题研究、社科普及齐头并进。2025年,全市社科工作者承担省部级课题32项、市级课题53项,实施社科普及项目16项,举办了首届渭南市社科讲解员大赛,非遗《华县皮影戏》《蒲城麦秆画》代表陕西亮相浙江社科普及周,《木兰谣》入选全国“人文社科之光”短视频大赛。
渭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光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全省社科工作者交流切磋的重要平台,更是赓续中华文脉、凝聚文化强省力量的有效举措。大赛筹备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支持力度大,极大激发了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热情,也为大家搭建了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舞台。
“参赛选手是全省各领域的佼佼者,是扎根基层、热心普及的中坚力量,是传播科学知识、弘扬人文精神的‘文明火炬手’。希望大家讲出思想的深度、文化的温度、陕西的风采。”李光说,“渭南将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在比赛之余走进渭南,感受这里厚重的文化与发展的脉动。”(文/吴明玲 图/党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