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紧紧围绕全区“一带三区多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振兴为根基、生态振兴为底色、文化振兴为灵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交出了一份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农民富的亮眼答卷。截至目前,全镇粮食总产达1.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5.43%,达到18,824.8元,乡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产业振兴: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作为横山区农业大镇,党岔镇始终将产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无定河产业带”“旱作节水农业先行区”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让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压舱石”。
在无定河产业带建设中,党岔镇以水稻产业升级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着力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目前,全镇已推广富硒水稻260亩、蟹田稻5000亩,两类特色水稻种植面积占全镇水稻总面积的30%,“党岔水稻”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针对旱作农业发展痛点,镇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投资700多万元完成韩石畔村、泗源沟村节水灌溉项目,概算投资885万元启动泗源沟村、北庄村旱作节水农业管网二期工程,并平整韩石畔村无定河玉米种植基地680亩,让“靠天吃饭”的旱塬地变成“旱涝保收”的丰产田。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党岔镇15个村经济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增收”,收入均突破10万元。其中,北庄村经济合作社凭借特色种植、劳务服务等多元产业,年收入率先突破百万元;三皇庙村经济合作社依托华能光伏电站合作项目,仅此项每年就能获得15.8万元稳定收益;韩石畔村经济合作社通过入股本地企业,每年分红不少于6万元,村民的“钱袋子”越鼓越实。此外,镇内通远公司完成技术改造后,杂粮加工产量占全市市场份额约5%,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同行业第一,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
生态振兴:无定河畔绘“绿廊” 人居环境焕新颜
依托无定河穿境而过的生态优势,党岔镇以“无定河百里画廊”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目前,以银湾社区、南庄村、北庄村、泗源沟村为核心的无定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接近尾声,河道清淤、植被修复、堤防加固等工程的实施,让无定河沿岸成为集生态防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绿色长廊”。与此同时,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升级:北庄大道综合改造项目全面完工,道路宽敞整洁、配套设施完善;南庄村稻田观光道路建成投用,春日秧苗青青、秋日稻浪滚滚的田园风光,成为吸引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党岔镇还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聚焦村庄清洁、垃圾清运、污水治理等重点环节,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参与共同干,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整治乱堆乱放点位,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村民的居住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化振兴:激活非遗文脉 打造“十里文化圈”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党岔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服务,围绕“乡村十里文化圈”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群众文化生活“火”起来。
以无定河为轴线,党岔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麻地沟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用,成为村民跳舞、读书、议事的“公共客厅”;两条党项文化长廊沿村而建,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等方式,讲述党岔镇的历史变迁与党项族文化故事;1处榆林市农村影院落地运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光影盛宴”。镇内,古银州博物馆经过重新打造,新增展品30余件,通过沉浸式展览、讲解员现场讲解等形式,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党岔镇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上,党岔镇配合完成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登记在册文物点位143处,为文物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在群众文化服务上,镇里全年组织“送戏下乡”12场、公益电影放映265场,秦腔、小品、红色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凝聚了乡村发展的向心力。
如今的党岔镇,产业旺、生态美、文化兴、农民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化“一带三区多点”战略实践,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上持续发力,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文 吴文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