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休闲街区聚拢烟火气
2025-08-27 09:50:35来源:陕西日报编辑:高岗责编:高岗

  原标题:旅游休闲街区聚拢烟火气

西安:旅游休闲街区聚拢烟火气

8月24日,市民游客在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游玩。

西安:旅游休闲街区聚拢烟火气

阳台音乐会现场(8月23日摄)。

  “这氛围感太好了,心情也随着音乐好起来。我和闺密常来听。”西安市民王怡君说。

  8月23日,处暑。清晨,一场秋雨落下,消散了古都连日来的暑气。傍晚,太阳庙门街上的人们循着音乐声,聚集在Take  Five阳台下,沉醉在音乐世界里。

  位于勿幕门附近的太阳庙门街是City  Walk的绝佳路线。太阳庙门街和报恩寺街隔着四府街相望。据《西安市地名志》记载,太阳庙门的名字起源于明朝末年,因街上建有太阳庙而得名。如今,寺庙已消失,地名却保留下来。不长的太阳庙门街上,餐饮店、咖啡馆、小酒馆和时尚潮流店林立,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阳光洒在充满历史气息和烟火气的小巷,高大的梧桐树为街道撑起了绿荫,不定期举办的“阳台音乐会”为这里增添了艺术氛围。每逢周六下午,这里就聚满了热爱音乐的人。阳台上,小众乐器与传统非遗轮番登场,多元音乐风格交织碰撞;阳台下,人们或站或坐,聊天哼唱,自在随心,沉浸在美好的时光里。在这里,观众能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手风琴、手碟、阿卡贝拉、尺八、冬不拉、三弦等乐器和极具本土特色的秦腔、华阴老腔、皮影戏、陕北说书等都曾登上这一方小小的舞台。

  Take  Five阳台音乐会将艺术的美好与日常生活融合,成为西安的一张独特文化名片。正如阳台音乐会创始人李彩所说:西安是厚重的,西安也是时尚和潮流的,大家喜欢的正是西安多元和包容的文化。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推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提质增效。

  在陕西,一个个特色各异的旅游休闲街区尽显热度——在大唐不夜城,游人如织,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魅力让人沉醉;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沉浸式旅游体验让人乐此不疲;在易俗社文化休闲街区,“新潮+古风”花式碰撞,市民游客开启一段非遗之旅……近年来,陕西各类主题的旅游休闲街区屡屡“出圈”,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持续旺盛,成为市民休闲放松、游客打卡的文旅新空间。文化休闲街区聚拢来的人间烟火气,展示了文旅消费市场蓬勃的活力与朝气。

  西仓老街,原是一个售卖花鸟鱼虫的地方,有数十年的历史,是属于老西安人的独特记忆。《明清西安词典》记载,西仓4条巷道中,西仓南巷因地处永丰仓门前,曾叫西仓门,1981年更名为西仓南巷。2024年,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建成开放,成为时尚潮流的网红打卡地,令人耳目一新。

  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是由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组成的院落,保留着开阔的格局和参天古木。在这里,特色咖啡小店、文创小店以及书店、茶楼一应俱全,随处都是打卡拍照的“背景板”。每逢周末,西仓新二手市集对外开放,人气爆满。

  二手市集由老仓库改造而成,斑驳沧桑的外墙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里曾是明清时期官府粮仓。改造后的仓库成为潮流文创的荟萃场所,一个个摊位前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年轻人。现磨咖啡、手办星卡、磁带、毛绒玩具、瓷器、古旧书籍等琳琅满目。一个摊位上,精美的中式头饰、胸针、项链等饰品引人注目。摊主扶苏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告诉记者,这些饰品都是她自己原创设计的,材质有珊瑚、碧玉、珍珠、绿松石等,由于款式新颖、价格适中,挺受欢迎。“在这里,复古的、流行的产品都有,我可以淘到各种心仪的宝贝。”西安市民小姚说。

  西仓新二手市集如今通过“微更新”焕发新生。西仓市集文创公园以“永续城市记忆,共好日常生活”为主旨,将“新社群连接+新市集文化+新场景消费”的理念融入改造,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用艺术赋能老空间,让这里成为集文化体验与消费于一体的复合型新场景。

  每到夜晚,西安的不少市民与家人、朋友一起逛商圈、赏夜景、享美食。各具特色的夜市随之“热”了起来。在建国门老菜场,升腾的烟火气为夜经济增添了新活力。老菜场分为“寻味”“悦夜”“有戏”三大板块,在规划设计中更重视年轻人的体验和社交需求,为年轻人的社交和夜生活提供吃、喝、玩、乐、购全场景解决方案,打造“悦己体验”商街。

  此外,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西影圈子、宝鸡西府老街、咸阳福园巷子、延安红街等旅游休闲街区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这些休闲街区依托全新的“商业+文旅”模式,通过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打造出沉浸式的文旅体验。高品质、多场景、深体验的文旅融合产品,把更多“文旅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网红打卡、文艺范儿、慢享时光……如今,各式主题街区、旅游休闲街区,通过构建功能完善、文化多元的商业街区发展格局,持续导入新业态、丰富新场景、促进新消费,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新地标。(文/图 陕西日报记者 李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