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8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有效统筹省内科技合作资源,不断丰富完善科技合作方式,“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
建设高能级合作平台,搭建科技开放合作载体。2022年,陕西启动了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建设了3家国家级、1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近3年,共取得国际(国内)领先技术44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项,实施技术成果转让30项,孵化科技企业6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海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截至目前,陕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8家。近3年,全省共组织承办各类国际会议和论坛446场,引进海外及港澳台高层次人才494人,输出技术223项、引进技术45项,实现国产化替代4项,突破技术瓶颈32项。围绕良种繁育、盐碱地治理、生物健康等领域,省科技厅支持杨凌示范区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设了12个海外科技示范园区,累计辐射面积超3000万亩。
实施高水平合作项目,提升对外科技合作影响力。“十四五”期间,陕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施国家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30个,支持创新主体实施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70个。通过实施国家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陕西各类创新主体与国外合作伙伴联合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陕西通过举办高质量科技会议展览,汇聚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文交流,夯实对外科技开放合作根基。省科技厅副厅长白崇军表示,省科技厅将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支撑,纵深推进“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开放能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努力推动我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再上新台阶。 (陕西日报记者 张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