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我省各大高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服务驿站。
西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陈晓蕊首次走进学校的就业服务驿站,就被驿站提供的丰富就业指导服务“震撼了”。“服务很多元,有职业指导老师给我们做就业咨询,还有好多免费的资源,比如简历模板等。”9月5日,陈晓蕊告诉记者。
步入大四,陈晓蕊想早些熟悉求职路上的种种情况。每当就业服务驿站发出招聘会信息,她都会第一时间浏览,通过熟悉岗位信息和用人要求,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我会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招聘会,一边参加面试不断积累经验,一边摸索职业喜好明确方向。”陈晓蕊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还在求职中,但我的目标更清晰了。”
据统计,今年陕西应届高校毕业生45万余人。目前,陕西建成高校就业服务驿站66个。
“建立高校就业服务驿站,可以将就业服务与人才服务前移,把就业信息和引才政策送到毕业生身边,促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省人社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陕西已经明确常态化开展就业公共服务进校园,今年底将基本实现高校就业服务驿站全覆盖。
除了办在校园里的就业服务驿站,我省各基层单位还在稳就业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您好,请问您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我们这里有最新的岗位信息。”在西安市新城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求职者介绍岗位。
目前,西安市已建成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25个、校园驿站11个、零工驿站8个。
在扩大服务覆盖面的同时,西安市还通过加密招聘活动场次,把就业机会“送上门”。今年上半年,西安市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各类活动,累计举办就业创业活动576场次。
“我们把招聘会开到居民小区门口、高校校园里,就是要让求职者少跑腿、好就业。”西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聚力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西安将持续举办“金秋招聘月”“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持续拓展岗位。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优化服务促匹配,陕西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对接,依托63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落实“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陕西日报记者 周明 见习记者 马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