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广场上,仰望巍巍宝塔山,历史的厚重感如潮水般扑面而来。这座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光辉记忆的殿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地。10月16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革命圣地延安,沿着历史足迹,重温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壮阔历程。
回望:伟大胜利的基石
延安革命纪念馆以编年体加专题的形式,通过2021件文物和900余幅照片,生动再现了党中央在陕北13年的光辉岁月。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这13年是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
纪念馆中还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到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到洛川会议确定全面抗战方针;从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到转战陕北取得辉煌胜利……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勇气,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
探寻:精神密码的内核
在纪念馆内,一张泛黄的《解放日报》将时光凝固。报纸上刊载的正是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在华北前线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他的故事,是延安精神国际主义篇章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纪念馆内展出的诺尔曼·白求恩的照片及相关事迹
这位来自加拿大的著名胸外科医生白求恩,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在1937年得知中国抗战爆发后,毅然于1938年初远渡重洋抵达延安,坚决请求:“军医的岗位,应该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于是,他离开了相对安全的延安,奔赴条件极端艰苦的晋察冀边区,将国际共产主义的旗帜插在了中国抗日的最前沿。
白求恩不仅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伤员,更创办了卫生学校、编写教材,为八路军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医疗骨干。他的行动,超越了国籍与种族的界限,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最纯粹、最生动的跨国实践。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手术中不幸感染,于同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将生命永远奉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和他的理想。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为他树立了不朽的人格丰碑,赞誉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五种人”的精神标尺,源自延安的窑洞,却衡量了此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境界。
白求恩的故事,如同一面清晰的镜子,映照出延安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璀璨光芒。这种精神,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延安时期孕育的其他革命气质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完整的精神谱系。
对话:走向未来的启示
走出纪念馆,采访团成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些珍贵的文物和感人的故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在当今时代,回望延安、重温延安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科技创新的前沿,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医护人员逆行而上、舍生忘死,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这些新时代的故事,都是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今天,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延安精神更是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它让中国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认同中国。
升华:时代的叩问与号召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当代人手中。如何让延安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创新发展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同时,我们还要将延安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延安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走出延安革命纪念馆,采访团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那些珍贵的文物和感人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走向哪里,都会带着这份初心和使命,继续前行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道路上。(文/图 程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