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生态诺亚方舟”的精灵 驻华大使夫人解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方智慧
2025-10-21 20:21: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秋染秦岭,万物并秀。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与生态之旅在古都西安的周至县展开。10月21日上午,来自土库曼斯坦、约旦、巴林、科摩罗、也门、萨摩亚、马耳他、埃塞俄比亚、土耳其、比利时、摩洛哥、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夫人走进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密码”解码之旅。她们以独特的国际视角,见证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卓越成效,共同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邂逅“生态诺亚方舟”的精灵 驻华大使夫人解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方智慧_fororder_图片30

驻华大使夫人们在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合影

  从“相遇”到“心印”:一场跨越文化的生态共鸣

  灵动优雅的金丝猴在林间嬉戏玩耍,或相互梳理着耀眼的金色毛发,它们跃动的身影与蓬勃生机,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引得驻华大使夫人一行频频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些“秦岭精灵”的动人瞬间。

邂逅“生态诺亚方舟”的精灵 驻华大使夫人解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方智慧_fororder_图片31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的金丝猴

  视线所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悠然漫步,引来驻华大使夫人们会心的微笑与赞叹。在仔细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大熊猫的繁育、野化与栖息地保护历程后,比利时王国驻华大使夫人潘黄河动情地表示:“它们真是太可爱了。在我看来,它们不仅是可爱的动物,更是出色的‘熊猫外交官’,是连接各国人民文化与情感的友好使者。”她还补充道,每当在海外展出的中国大熊猫任期结束、即将回国时,许多当地民众,特别是孩子们,都会难过得流下眼泪,依依不舍地与它们告别。

邂逅“生态诺亚方舟”的精灵 驻华大使夫人解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方智慧_fororder_图片32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的大熊猫

邂逅“生态诺亚方舟”的精灵 驻华大使夫人解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方智慧_fororder_图片33

驻华大使夫人们为大熊猫拍照

  从大熊猫所承载的友好情谊,到朱鹮“涅槃重生”的守护奇迹,这场生态体验持续深化。当得知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曾一度在全球仅存7只,而今在中国科学家数十年的精心呵护下,种群数量已恢复至七千余只时,现场无不为之动容。

  “这不仅是一次难忘的参观,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守护与连接的生动对话,让跨越国界的生态保护共识在心中生根发芽。”潘黄河说。

  从“窗口”到“范本”:解码“生态优先”的陕西路径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是世界观察陕西乃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窗口”。驻华大使夫人们的所见所闻,正是周至生物圈保护区“生态密码”的具体体现。周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训良说:“9月27日,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周至在秦岭生态保护方面获得了国际认可。”这一“金字招牌”的背后,是陕西省坚定不移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定力。

邂逅“生态诺亚方舟”的精灵 驻华大使夫人解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方智慧_fororder_图片34

摩洛哥王国驻华大使夫人哈迪贾·利亚库比记录大熊猫

  “周至的生物多样性奇迹,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中国从顶层设计到全民参与的系统性工程。” 摩洛哥王国驻华大使夫人哈迪贾·利亚库比表示,这里提供的不仅是珍稀物种,更是一个可供全球借鉴的、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范本。

  从“周至”到“世界”:共筑“一带一路”的绿色共识

  周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今天正将厚重的历史底蕴,转化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连接不同文明的“绿色纽带”。

  从朱鹮振翅的“涅槃奇迹”,到熊猫带来的“友好共鸣”,周至让“生态诺亚方舟”的愿景走进现实,为“一带一路”伙伴提供了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可循路径。

邂逅“生态诺亚方舟”的精灵 驻华大使夫人解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方智慧_fororder_图片35

马耳他共和国驻华大使夫人杰奎琳拍照记录

  “此次参访,是一次深入的生态理念交流。我将把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带回我们国家,无论是朱鹮的重生故事,还是‘生物圈保护区’所承载的科学理念。”马耳他共和国驻华大使夫人杰奎琳表示。未来,周至的“东方智慧”将进一步激发广泛的国际认同,从一份份具体的“中国经验”,凝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普遍共识,为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文/图 王旭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