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秦岭,层林尽染,秋色如画。10月20日至21日,来自土库曼斯坦、约旦、巴林、科摩罗、也门、萨摩亚、马耳他、埃塞俄比亚、土耳其、比利时、摩洛哥、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夫人,应“相约周至 感知秦岭”之邀,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文化探秘之旅。

“绿动丝路 遇见长安——2025驻华大使夫人西安行”活动启动仪式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周至以其独特的生态与文化禀赋,精心构建了一场以“秦岭猫、秦岭道、秦岭绿、秦岭果、秦岭路”为主线的深度叙事,它试图向世界回答:一个发展的中国,如何守护生态?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如何传承古老智慧?一个愿与世界共享其发展成果的中国,希望与世界分享怎样的未来图景?
秦岭猫:萌动外交与生态共识的升维
旅程的第一缕温情,来自秦岭四宝科学公园里的大熊猫。当全球唯一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七仔”迈着标志性的内八字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驻华大使夫人们,脸上露出了同样惊喜的笑容。这份跨越物种与文明的“萌感”,是最天然、最直接的外交语言,瞬间消融了隔阂。

摩洛哥王国驻华大使夫人哈迪贾·利亚库比记录大熊猫
“它们不仅是可爱的动物,更是出色的‘熊猫外交官’,是连接各国人民文化与情感的友好使者。”比利时驻华大使夫人潘黄河深情地说道。她提到,每当海外展出的大熊猫回国时,当地民众,尤其是孩子们都会难舍难分。

驻华大使夫人和“七仔”玩偶合影
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驻华大使夫人们了解到,这里不仅是观赏萌宠的乐园,更是全国三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之一,系统性地构建了珍稀野生动物“救护-繁育-野化-放归”的全链条技术体系。从棕色大熊猫的独特基因,到朱鹮种群数量的“涅槃重生”,每一个物种背后,都是一个关于科学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的严谨故事。
此外,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正式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跻身全球最佳自然保护地行列,它标志着中国的生态保护已从物种抢救进入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的“2.0阶段”,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触摸的“中国样本”。
秦岭道:东方智慧成文明交流的纽带
终南山古楼观,云雾缭绕,古柏参天。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的道文化发源地,在此迎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哲学对话。

驻华大使夫人认真聆听讲解
在依山而建的说经台前,驻华大使夫人们凝神静听。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于此著述《道德经》,留下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东方智慧。今日,驻华大使夫人们拾级而上,在道长的带领下学习抱拳礼,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萨摩亚驻华大使夫人克莱尔·乔治亚·马里纳表示:“在这里我逐渐认识到,道教文化的核心就是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理解自然、热爱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

驻华大使夫人正随道长学习道教抱拳礼
当全球可持续发展成为共同议题时,道家“道法自然”“和合共生”的智慧穿越千年,为现代世界提供了深刻的启示。这场“问道”之旅,超越了文化体验,成为不同文明关于人类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度对话。
秦岭绿:生命乐章与全球责任的共植
在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的秦岭国家植物园,驻华大使夫人们开启了一场生态探索之旅。这里不仅是世界上规划面积最大的植物园,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园区。

驻华大使夫人在科普馆了解秦岭生物分布
“秦岭很特别,它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意味着在山的两边,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不同。来到秦岭国家植物园,我看到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一切都被保护得很好。”土耳其驻华大使夫人莱赞·于纳尔评价道。

土耳其驻华大使夫人莱赞·于纳尔正在了解植物标本
园内保存有完整的秦岭北坡植被垂直带谱,拥有6700余种植物,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30余种,堪称一部立体的生态百科全书。近年来,园区已迁地保护引种植物4000余种,采集植物标本5万余份,保育了秦岭地区近一半的物种,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莱赞·于纳尔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这个星球的未来也很重要。土耳其也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所以从生物保护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有一种文化上的共同点。”
秦岭果:一颗“金果”铺就的乡村振兴路
走进周一村猕猴桃园,大使夫人们品尝这份来自秦岭北麓的“金果”。“原来这份甜蜜的根源,藏在秦岭的生态里!”科摩罗驻华大使夫人茶安在了解周至猕猴桃产业后由衷感叹。

驻华大使夫人展示手中的猕猴桃
周至不仅是猕猴桃的原产地和优生区,还是全国猕猴桃产业标准化管理的示范县。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周至已培育出“翠香”“华优”等10余个优质品种,形成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鲜果超6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32万群众嵌入产业链,重点果区人均年收入达2.3万元。

驻华大使夫人品尝猕猴桃和猕猴桃深加工食品
这颗猕猴桃所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甜蜜,更是一个县域如何利用自身生态优势,找准特色产业,实现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共赢的“发展智慧”。它向世界证明,保护与发展并非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可以是一道相辅相成的辩证命题。
秦岭路:周塬路上文旅融合 让诗与远方相拥
被誉为“秦岭最美环山路”的周塬路,如一条飘逸的丝带蜿蜒于山峦之间,将静谧村落与斑斓秋景巧妙串联。“走在这里就像走进了一幅会动的山水画里。”潘黄河望着骆峪水库的景色感叹道。

驻华大使夫人欣赏周塬路景色
这条路全长44.6公里,贯通5镇15村,它是周至探索“生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脉血管,以“串珠成链”的巧思,将分散的自然景观、人文遗址和农业园区整合为一个多元的文旅IP。

分享交流现场
在骆峪镇,驻华大使夫人们围坐一起,分享周至的所见所感,并提出合作的可能。“周至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此刻与中国朋友们相聚在骆峪镇‘屿你观山’小院非常浪漫。”约旦驻华大使夫人阿曼尼·塔迪尔表示。摩洛哥驻华大使夫人哈迪贾·利亚库比也表达了再访周至的愿望。这条路,最终通向的,不仅是风景的深处,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民心相通、机遇共享的未来。
周至:秦岭脚下的“世界会客厅”
从熊猫的萌动到道法的深邃,从果实的甜蜜到道路尽头的希望,周至以其被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认证的生态底蕴和“天下第一福地”的文化自信,成功将自己打造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世界会客厅”。
在这里,中国故事被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态实践与哲学思考,通过“五个秦岭”的立体叙事,向世界展示着一个绿色、开放、包容且充满文化底蕴的中国。周至正以其独特的方式邀请世界聆听秦岭的回响,在文明互鉴中共创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文/图 陈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