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脚下的丝路遗址还留存着驼队踏过的痕迹,千年驼铃仿佛还在回响——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枢纽,如今则成为连接中外文明的文化坐标。10月23日,来自土库曼斯坦、约旦、巴林、科摩罗、也门、萨摩亚、马耳他、埃塞俄比亚、土耳其、比利时、摩洛哥、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夫人,踏过丝路遗址,走进西安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在细腻丝织品与精美纹样的环绕中,她们正以丝绸为媒开启千年丝路美学对话。

西安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众多丝绸产品
以丝为契:范燕燕的丝路文化坚守与女性力量传递
2013年,范燕燕毅然选择扎根西安,这份坚定抉择的背后,是她对东方美学的炽热追寻,更是身为女性勇毅向上、不断生长的坚韧力量。创业之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她从未有过丝毫气馁:“文化需要被尊重,而这份尊重,正源自载体的卓越品质。”正是这份对品质与文化的执着坚守,让她的作品在第16届全球妇女论坛上大放异彩,荣获“阿尔忒弥斯女神奖”;如今,她依旧初心如磐,坚持原创,让丝路文化的悠扬旋律,跨越山海,传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

敦煌风格丝绸文创
“我将继续用文化艺术和创意设计展现女性力量,更好地讲述丝绸故事,传播丝路文化。”此前在陕西省妇联举办的“文化陕西巾帼力量”主题沙龙上,范燕燕曾这样许下承诺。2022年,她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陕西省妇联更是将“丝绸之路妇女之家”设在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这里通过举办“丝路女性公益讲堂”、开展各类培训与展示交流活动,已然成为中外妇女心灵沟通的温馨桥梁,更将妇女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交流、创业创新紧密联结,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时代乐章。像范燕燕这样杰出的妇女,在陕西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一代代的妇女在陕西省妇联的悉心关爱与支持下茁壮成长,汲取着奋进的力量;又在功成名就后,心怀感恩、反哺社会,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与希望。她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各自的领域熠熠生辉,共同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强大力量,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妇女的壮丽篇章。
丝韵动人:驻华大使夫人沉醉丝路美学点赞女性赋能
当驻华大使夫人们走进展馆,眼前的丝绸制品令人目不暇接:从飘逸丝巾到雅致雨伞,从精巧耳饰到精美成衣,每一件作品都兼具精致玲珑的设计感与厚重的历史底蕴,绚丽多彩的丝路文化被悄然编织其中,让众人深深沉醉。
比利时驻华大使夫人潘黄河对这里的丝绸格外感兴趣,她在采访中赞叹:“中国以丝绸闻名于世,而这里用传统材料的方式太出色了——不仅融入了敦煌风格、长安风格等特色元素,还搭配美丽新颖的图案与色彩寻求创新。更难得的是,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特定信息,传递着中国‘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

比利时驻华大使夫人潘黄河正在接受采访
在潘黄河看来,这种以丝绸艺术为核心的创新模式,不仅有效弘扬了传统文化,更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陕西省妇联为女性提供这样的发展平台,让很多女性能经济稳定,尤其在消除贫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谈及对产品的喜爱,潘黄河笑着坦言,“这么多眼花缭乱的丝绸产品,我都不知道该选哪个——因为每一件都想拥有。”
科摩罗驻华大使夫人茶安轻轻抚摸着丝绸面料,感受着传统工艺的细腻;也门驻华大使夫人比勒琪丝・朱巴里身披丝绸,在展品前打卡留念;不少大使夫人还驻足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将丝路美学的记忆带回家……

驻华大使夫人们正在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
薪火相传:丝路承载友谊续写文明互鉴新篇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本就自带“融会贯通”的气质;而自“丝绸之路妇女之家”在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挂牌以来,这里更积极探索“商业+文化+公益”的发展路径——不仅增进省内外、国内外女性间的理解与合作,更在带动女性创新创业、服务女性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陕西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民间友好合作搭建了坚实平台。

科摩罗驻华大使夫人茶安正在抚摸丝绸
参观尾声,大使夫人们在心仪的丝绸作品前合影留念。不少人表示,此次西安之行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丝绸艺术的深厚底蕴,更被“丝绸之路妇女之家”推动中外妇女交流的努力所打动。

也门驻华大使夫人比勒琪丝·朱巴里身披丝绸打卡留念
这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以丝绸为载体,让东方传统与国际视野相遇——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也为新时代中外文明互鉴、妇女友好交流写下生动注脚。未来,随着“丝绸之路妇女之家”等平台的持续深耕,丝绸将继续承载文化与友谊,在新时代丝路上绽放更多光彩。(文/图 龙欣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