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源研究员:锚定双带交汇节点 助力临潼成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样板
2025-10-31 11:56:3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胡焕庸线’标注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的资源与人口分布的逻辑,‘美丽中国中脊带’则是新时代下开辟的生态与经济共生的新赛道。临潼作为两条发展脉络的交汇点,正是实践这一理念的最佳试验田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心源,在第五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就中脊带建设与区域发展路径交流时表示。

王心源研究员:锚定双带交汇节点 助力临潼成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样板_fororder_图片1

王心源作主旨报告

  10月30日上午,以“美丽中国中脊带与丝路经济带协同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会议在西安市临潼区开幕。王心源在主旨报告中从“胡焕庸线”与“美丽中国中脊带”产生的不同背景,凝练阐述了不同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及中脊带建设的新时代价值。

  采访中,王心源重点解读了临潼在中脊带建设中的独特定位。他指出,临潼的优势不仅在于地理坐标的交汇,更在于生态与文化的双重禀赋——骊山渭水构筑的优良生态基底,与从秦汉到盛唐再到民国的多元文化遗产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发展资源。“中脊带的核心是助力发展的‘平衡’,而临潼正具备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的天然条件。”

  谈及具体发展路径,王心源提出,临潼应跳出单一文旅开发思维,以“生态+文化+数字”三位一体模式推进发展,既要深挖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现代社会治理与生态保护实践,也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打破文化遗产的时空限制,让静态的遗产转化为可体验、可参与的消费场景。

  王心源还从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美丽中国中脊带”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美丽中国中脊带是为破解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而提出的。通过数年来探索研究得出的‘生态优先、文化赋能、区域协同’发展逻辑与解决途径,可能是破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走出发展困境的一条路径。通过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尊重差异、协同共生、技术共享’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

  王心源强调,中脊带建设不是孤立的区域发展,而是跨区域协同的系统工程。基于临潼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应主动担当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角色,推动形成跨区域的生态保护联防、文化资源共享、产业发展联动机制,让中脊带真正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发展动脉”。(文/图 陈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