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
2025-11-03 16:18: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10月30日至31日,第五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会议在西安临潼举行。会议期间,200余位参会学者暂别会场研讨,走进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科学馆、临潼博物馆、鸿门宴遗址与扁鹊纪念馆参访,在古今交织的时空对话中,探寻时间科技的奥秘与千年历史的文脉;在历史遗存与文化场馆中,触摸千年文明的温度,探寻历史文化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可能,让学术思考在实地考察中焕发新的活力。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科学馆,“时间”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主题。从古代结绳记事、竹简记录等原始计时方式,到精巧的传统计时仪器,再到现代授时技术与“北京时间”的标准定义,一件件展品、一组组数据串联起时间科学的发展脉络。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的宣传主管刁俊杰分享道,嘉庆年间的年轮展品令人印象深刻,通过清晰的年轮刻度,能直观感受时间的流逝与记忆,体会到时间无形却有迹可循的独特魅力。馆内对“时”与“纪”的概念区分也颇具启发,“时”代表具体时刻,“纪”则指一段时间跨度,这一科普让大家对时间基本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此外,古代结绳记事、竹简记录等计时方式的展示,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实践智慧,而中外时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对比,既凸显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也拓宽了学者们的全球视野。

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_fororder_图片1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科学馆

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_fororder_图片2

聆听讲解员讲解关于“时间”的知识

  来到临潼博物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之旅。秦代文物静静陈列,青铜的锈迹里藏着昔日帝国的雄浑气象,陶俑的眉眼间凝着古人的鲜活神态,这些都在无声诉说着秦汉时期的文明盛景;金棺银椁珍宝展里,精湛的工艺与华贵的纹饰也无不在展现着古代手工业的高超水平。最引人瞩目的,是这里展出的第一批出土的早期秦代兵马俑,虽数量不多,却造型生动、神态各异,古朴质感与逼真细节让学者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

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_fororder_图片3

秦代文物展中的秦俑

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_fororder_图片4

金棺银椁珍宝展中的三彩狮子

  鸿门宴遗址内古柏苍劲、殿宇古朴,楚汉相争的历史场景通过文物陈列与场景复原生动再现。踏足这片曾见证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古战场,学者们仿佛穿越千年时光,感受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_fororder_图片5

鸿门宴遗址

  北京工商大学陈文节博士感触颇深,他谈道:“临潼作为‘华夏源脉’,是塑造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他指出,在兵马俑、华清宫等成熟景区的光环下,鸿门宴遗址等小众资源面临“形象遮蔽”的困境,小众景点不能陷入零和竞争,要走协同发展之路,通过挖掘独特文化内涵、打造差异化产品,让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他还建议,可依托主题游览线设计促进景点联动,借助线上打卡等社交媒体互动增强曝光率,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游客体验为核心优化服务质量,实现“客流”变“客留”。

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_fororder_图片1

鸿门宴遗址

  在扁鹊纪念馆,中医文化的智慧与魅力扑面而来。馆内收藏的中医典籍、古代医疗器械、养生药方等展品,系统展现了扁鹊“望闻问切”的诊疗智慧与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学者们在讲解员引导下,认真研读养生古方,深入了解传统中医的诊疗理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邬明权副研究员参观后十分感慨:“馆长介绍的养生知识和场馆内的养生药方,都非常符合当代人的健康需求。”谈及中医传播现状,他坦言:“多数人信任中医,但日常难接触权威养生知识,网上内容又多显‘不可信’,中医养生市场广阔,亟须加强权威知识的宣传推广。”同时,实地探访也让他收获了新认知:“临潼的历史虽耳熟能详,但亲临现场才知项羽年轻而刘邦年长,这种年龄差异或许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更让我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

科创与文脉交织 专家学者走进临潼解锁时间智慧与千年史韵_fororder_图片7

扁鹊纪念馆

  此次参访,是一次科技与历史的碰撞,更是一场古今智慧的交融。在时间科学馆,学者们触摸到科技发展的脉搏;在临潼博物馆,千年文物跨越时空对话;在鸿门宴遗址与扁鹊纪念馆,历史记忆与传统智慧层层沉淀。学者们纷纷表示,在未来期待以学术研究为桥梁,让传统文化在科学保护与创新传播中焕发新生机,让临潼“华夏源脉”的魅力被更多人看见,为文旅融合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文/图 姬子如 王旭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