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如今正以“内畅外联”的开放姿态,成为世界观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窗口。11月25日至27日,“在西安看中国:内畅外联——外籍专家西安调研行”活动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9位外籍专家,从空中丝路、陆上丝路、人文丝路等维度,见证西安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外籍专家参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展示中心
空中丝路:临空经济联通全球
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外籍专家们走进临空经济展示中心、陕西星空跨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国睿一诺药物安全评价研究有限公司,实地感受“空中丝绸之路”的枢纽功能与产业动能。
“10年前我来过西安,如今机场T5航站楼和周边规划令人惊叹,这是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约旦塔拉勒・阿布各扎拉全球集团亚太总裁、国际中心主任韩达感慨道。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已开通93条国际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初步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航线网络。2025年1—10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货邮运量同比增长123%,创历史新高。

外籍专家走进国睿一诺实验室
在西北首家获得OECD GLP认证的药物安全评价机构——国睿一诺,来自德国的中国欧盟商会高级商务经理、医疗器械领域商务专家米福赞叹:“这里的设备精度与流程规范展现了西安生物医药产业的高标准。”作为链主企业,国睿一诺带动形成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医药市场的“绿色通道”。
陕西星空跨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参观,则从现代商贸层面展现了文明互鉴的当代实践。在其1.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保税仓内,集聚着美瞳、奶粉、母婴、保健品、美妆等1.05万类SKU产品,通过高效的WMS(仓储管理系统)与OMS(订单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实现了日处理超3万单的运营能力。“中国是一个大市场,我希望能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看到阿拉伯国家的产品,并被更多中国消费者熟知与喜爱。”韩达说。
这种通过跨境电商实现的“买全球、卖全球”,不仅是贸易的联通,更是文化、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相互影响与理解,为“民心相通”注入了新时代的内涵。

外籍专家参观陕西星空跨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保税仓
陆上丝路:中欧班列驰骋亚欧
昔日驼铃悠扬,今朝班列轰鸣。西安凭借中欧班列这支现代化的“钢铁驼队”,成功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向向西开放前沿的深刻转型。
在浐灞国际港,外籍专家们走访了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与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集装箱作业区车流不息,正面吊起落有序,这支“钢铁驼队”正以日均十余列的频次,连接亚欧18条国际干线。
“西安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中欧班列是关键支撑。”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带一路”BRICAP顾问委员会委员,CGTN《今日世界》首席新闻评论员杜甫温表示。今年1月至10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5063自然列。

外籍专家参观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
作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仅用77天建成投用,与阿拉木图的西安码头形成“枢纽对枢纽”格局。北京语言大学意大利语副教授、牛津大学博士亚历山德罗·扎马塔罗指出:“这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让欧亚贸易实现双向畅通。”如今,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中国制造”由此快速进入中亚市场,而中亚的粮食、矿产也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推动双边贸易提质增效。

繁忙的集装箱起吊作业
文化丝路: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古丝绸之路,跨越千年、绵亘万里,其璀璨遗泽不仅是往来的货物,更是沟通的文明、相连的人心。昔日,驼铃商队载着丝绸、瓷器和典籍,在东西方之间播下了友谊与理解的种子;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中,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愈发成为连接各国人民的坚实桥梁,为深化合作构筑着深厚的社会与民意根基。

外籍专家参观长安云·西安城市规划馆
在长安云·西安城市规划馆,外籍专家们从宏大的城市叙事中,读懂了西安将千年文脉融入现代发展的“文明逻辑”。从长安城的历史变迁到西安的大遗址保护,从新旧照片所展示的城市更新到西安的现代产业发展,外籍专家深刻感受到营城智慧和文化力量。规划馆如同一枚精密的芯片,既储存着千年古都的历史基因,也计算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未来蓝图,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城市基于自身文明逻辑的构建智慧。
“它并未在突进的现代化进程中丢失灵魂,而是将源自周秦汉唐的那份庄重与秩序,完美复刻进了现代城市的骨骼之中。”来自委内瑞拉的南开大学西班牙语专家、中国文化传播专家吴瑞龙看到了西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明连续性的“定力”。

外籍专家参观西安千古情景区
外籍专家们走进西安千古情景区,观看以华裔少女寻根为主线的大型演出《西安千古情》。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张骞旌节穿越时空,兵马俑破土而出……七千年文明在科技与艺术交融中“活”了起来。
而当外籍专家步入以唐代市井生活为蓝本打造的沉浸式空间,朱红廊柱间灯笼高悬,墙面上镌刻诗句与光影交织,身着唐装的工作人员往来穿梭,瞬间复原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在大唐不夜城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这场穿越千年的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盛唐文化变得可感可及,生动展现了西安通过场景再造、科技赋能,让传统文化不仅“走出来”、更“活起来”的创新实践。

外籍专家参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这种让文化‘活化’的经验,值得带回我的国家。”吴瑞龙表示。近年来,西安以《西安千古情》、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为载体,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的文旅新模式。
与此同时,2025年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从西安首发,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系列活动相继开展,人文交流与货物贸易并进,让丝路友谊历久弥新。

外籍专家体验操作无人机
科技赋能:创新生态链接全球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咸新区既是科技创新的热土,也是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在无人机实训基地,外籍专家亲眼见证无人机腾空而起,并在8000平方米实操场地与45平方公里专属空域中,深入了解植保、测绘、应急救援等六大应用场景的定制化培训体系。亚历山德罗·扎马塔罗激动地表示:“这里的技术非常有魅力,不同的桨叶、电池和中心板组成了多样功能的无人机。”米福也指出,中国在无人机应用及培训领域拥有领先理念和完整生态链,欧洲可在消防、农业等方面与中国展开交流。
而在西安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外籍专家戴上AR眼镜与虚拟物品互动,体验XR虚拟全景的魅力。该研究院整合XR内容创作、产学研教育、公共技术服务等七大板块,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的完整生态。米福看到VR技术出海的另一种可能:“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繁多,学生若通过VR眼镜进行培训,可大幅提升效率。我期待后续合作。”

外籍专家戴上AR眼镜与屏幕互动
在西咸新区举办的“科技企业出海”外籍专家研讨会上,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副局长韩萍分享了新区从秦汉都城到现代“硬科技”新区的变迁,强调其致力于为国际人才创造开放、支持性环境。来自巴基斯坦的创业者阿里也分享了在西咸新区工作、生活的故事,为外籍专家打开观察西安营商环境的新窗口。
杜甫温在主题发言中建议,企业应着重考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并将产品融入当地市场。“越融入,产品越容易被销售。”扎马塔罗则期待在“科技出海”“人才互通”“文化互鉴”等方面与西安形成实质性成果。

“科技企业出海”外籍专家研讨会
从数字内容产业的跨文化表达,到无人机技术的国际化培训,再到外籍创业者的扎根发展;从临空经济到中欧班列,从文物活化到人文往来,西安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外籍专家们一致认为,西安的实践不仅印证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更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共赢成果。
正如杜甫温所言:“西安是‘一带一路’的核心枢纽,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希望这里的发展经验能与世界分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安正以更从容的姿态,与世界携手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