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经开区 壮大村集体经济 走出脱贫新路子
2020-05-21 11:53:42来源:渭南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企业现在情况怎么样?年产量是多少?产值是多少?能带动多少人就业增收?”近日,渭南经开区负责人到辖区信义街道陈南村,在村集体企业,还没等企业负责人介绍情况,一连串问题便抛了出来。“产业是脱贫工作的重点,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决定着能不能脱贫、能不能稳住脱贫成效。”该负责人道明了原因。  

  经开区虽然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但脱贫任务并不轻。全区11万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939户6600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经开区注重发挥工业园区优势,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培育扶持产业类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步形成布王气调库果筐厂、陈南蔬菜加工、马渡杂粮种植、苍渡葡萄、星火村肉牛养殖等一批特色村集体产业,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门路。  

  “今年开春以后我就在这里务工,一天100元,上个月工资发了3000多。”5月14日,在信义街道苍渡村秀美田园葡萄产业园内,一垄垄葡萄树在农技员的照顾下,长势良好。趁着天气好,请来的5名贫困户正忙着清除杂草。今年50岁的雷福荣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平时一边要照顾患病妻子,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孙子,全家靠6亩粮食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有了这份固定收入后,平日紧锁的眉头渐渐变得舒展。“这是村里给咱贫困户置下的产业,赚了钱大家分呢。”雷福荣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经开区大部分贫困户如期够格迈入脱贫行列。尽管如此,全区还剩178户235名贫困户,如何让这部分人脱贫,是摆在经开区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  

  对产业扶贫的重视,催生了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扶贫产业发展方案:立足开发区园区发展实际,依靠社会组织力量,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入股辖区发展前景好的涉农企业,以企业托管的方式发展扶贫产业。同时,采取上级扶贫资金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的方式,结合各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立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这两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通过务工和分红的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兼顾有劳动力和无劳动力贫困户收益。  

  到目前,经开区累计建立合作社30余家,培育扶贫龙头企业两家,扶贫车间、社区工厂6家,带动就业1366人,贫困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记者  梁元通 讯员 甘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