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活起来 村民富起来
2020-05-26 11:50:45来源:渭南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趁这几天天气好,大家加快速度,要赶在雨前将红薯苗子种下去……”5月13日,渭南经开区龙背街办东风村,驻村第一书记夏一凡一边和村民在地里栽植红薯苗,一边叮嘱村民加快进度。

  东风村是渭南经开区唯一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耕地主要是河滩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2%以上,以小麦、玉米、果树及蔬菜种植为主。该村后继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在产业上下功夫,在集体经济上发力。

  自然条件差,产业底子弱,这些劣势成为东风村发展产业的“拦路虎”。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东风村的产业发展之路,东风村一班人多次外出考察调研,逐渐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种植莲菜和红薯。“首先莲菜和红薯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河滩地也能生长好。另一个是河滩地水源丰富适合种植莲菜,而距河道远一些的岸上地是沙质土壤,比较适合红薯。”夏一凡告诉记者。

  为了摸清两个产业的市场情况,夏一凡连续半年记录莲菜和红薯的市场价格,最后得出了一份收入预计清单:40亩莲菜,亩产4000多斤,亩收入6000元,毛收入24万元;40亩红薯,亩产6000多斤,可加工粉条1000斤左右,总收入30万元。刨去成本,贫困户户均收入2000余元,同时还可以带动最困难的20户贫困户有一份稳定的务工收益。

  随后,在经开区农综局和龙背街办的支持下,结合东风村实际,今年3月,村“两委”研究,利用合作社流转80亩土地(40亩河滩地,40亩岸上地),河滩地种莲菜,岸上地种植红薯,同时建设一个粉条加工厂,用于后期粉条加工。同时,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重新细化和规范合作社管理制度、经营方式、贫困户分红模式等,并完成了商标注册。结合村情,通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

  目前,东风村的扶贫产业已开始实施,村里6户6名贫困群众通过在集体产业务工,拿到了第一笔月收入1600元。无“业”不兴,无“业”不富,通过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东风村的贫困户正通过这些扶贫产业,走在稳定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记者梁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