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载 陕北高西沟“不向黄河输入一粒沙”
2020-10-09 17:51:25来源:西安晚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60余载 陕北高西沟“不向黄河输入一粒沙”

高西沟村村主任高治斌向记者介绍山地苹果

60余载 陕北高西沟“不向黄河输入一粒沙”

绿意盎然的高西沟山峁

  “陕北有个高西沟,我家住在沟里头,过去推倒了三座大山,咱高举红旗跟党走……植树造林修渠堰,梯田层层盘上天……能浇地来能养鱼,村民日子能过美……”在20世纪70年代,陕北流行着这样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歌唱的正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生态治理的老典型——米脂县高西沟村,从1958年起,60余载,高西沟村村民一直坚持“不向黄河输入一粒沙”,几代人通过锲而不舍的奋斗,把遇雨泥浆横流、遇旱满地“冒烟”的穷山沟治理成山青、水秀、林美的“陕北小江南”,创造出了生态建设的奇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科学发展之路。

  2020年9月11日,时隔3年以后,记者再次驱车前往高西沟村采访。高西沟村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境内无定河以东、县城北20公里处,全村195户580人,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有基本农田777亩、林地2253亩,被誉为“黄土高原的治理典范”和“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村党支部被誉为“黄土高原上薪火相传的战斗堡垒”。这次前往高西沟村采访时,记者深刻地感受到,高西沟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容村貌整洁了,高西沟人的笑容更灿烂了。

  一个土地利用黄金模式的形成

  在高西沟村村委会,有一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展览馆,展览馆内详细地展示了高西沟人征山治水的一幕幕动人场景。高西沟旧民谣唱道:“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这首旧民谣唱出了当年高西沟村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

  “现在的好日子都来自高西沟几代人的努力,为了改变高西沟的恶劣自然条件,从1958年起,在我们的老支书高祖玉的带领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用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形成了全面规划、集中治理、沟坡兼治、林草齐上、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制订了‘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的规划。这一规划改变了高西沟。”现任高西沟村村主任高治斌说,他们的前辈们真的是受尽了苦,遭了罪,当时的条件,没有机械,全部靠的是苦力。一条条梯田、一座座淤地坝,都是高西沟人拿着铁锹、锄头干出来的。

  为了扭转严重的水土流失局面,高西沟人采取了大力开荒、扩大耕地、处处撒籽,以求多收的办法,所有的梁峁沟岔、烂坡陡坬,甚至一席一簸箕大的地方也种上了粮食,但是由于水土流失,粮食的产量更加低而不稳。村民反映说:“春季种不完,夏季锄不完,秋季收获难。一年忙不完,肚皮装不满,啥时能扭转!”

  在征山治水的过程中,高西沟人也总结出来自己的经验——洪涝一条龙,随雨山上行;治沟不治坡,到头一场空。后来这一经验成了高西沟的民谚。经验积累使高西沟人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单纯的农田基建并不能扼制水土流失,必须大搞绿化,造林种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同时并举,才能收到良好效益,就是农林草用地大体各占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到1972年,高西沟粮、林、草地“三三制”黄金模式初步形成,“三三制”是形成了,但要保住村民的口粮,高西沟人分析原因——缺水。于是,高西沟人开始向水利进军,到了1978年,高西沟拥有了两座水库,吃饭问题彻底解决了,“三三制”的土地利用黄金模式得到彻底巩固。

  一双长满老茧会说话的手

  在展馆内,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吸引了记者。据村干部介绍,这双手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联第四届、第五届执行委员,第十届陕西省党代会代表常秀英的手,遗憾的是2019年正月,79岁的常秀英永远地离开了。但是她的事迹却在一直传唱。

  1958年,18岁的常秀英嫁到了高西沟,第一天结婚,第二天回娘家,第三天,常秀英和村里人一样开始上山干活。修梯田、打淤地坝,全村人奋战十天十夜,硬是把一座山头变成了小平原。这一年的冬天,村里组织大战孙家梁山,常秀英和村里的其他3个新娘子组成了“突击队”打夯。在一次给电机房地基打夯的时候,从早上打到晚上,常秀英的胳膊不停地举起落下,由于劳累过度,常秀英累昏在了打夯的深坑里。

  陕北的信天游里唱道:“石人人眼里把泪流”,像常秀英这样能吃苦的人也有流泪的时候。有一年挖水窖,村支书把挖水窖的任务交给了常秀英并且下达了死命令:20天挖开水窖。那时候,常秀英是村里党支部的副书记,她带头跳进冰冷的水窖里挖泥,每天半截身子泡在冰水里,一挖就是八九个小时,冰冷的寒水渗到骨髓里,每天挖完被人用筐子吊上去的时候,她的腿完全不听使唤,因此,常秀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当然,和常秀英一样的还有高西沟的一大群“铁娘子”们。

  作家冷梦曾在高西沟采访并出版了《高西沟之歌—— 一个陕北村庄的绿色之梦》一书。她在书中写道:“我总是握着常秀英的手,我无法松开这双手,我一心一意地体会着这双手阐述给我的也叫一种生活也是一种生命过程的东西。我知道这是一双会说话的手,知道这是一双会唱歌的手,我此生此世从来没有握过的手,我想为之流泪再流泪的手……”她还写道:“我握过高西沟许多人的手,我发现高西沟50岁以上的人,几乎人人都有一双类似这样的手,那根本不是长满老茧,那是一双双像老榆树疙瘩一样的手,手指的骨关节特别粗大,像树瘤一般突暴着,粗糙,黝黑,手掌像淬过火的铁一样钢一样硬,硬的程度是我在其他村庄采访过的人群中从来没有感受的。”

  正是一代代像常秀英一样的高西沟人的不懈奋斗,为高西沟村今天的绿色生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高西沟村,40座山、21条沟、126个堤坝,无一不布满绿色。

  一本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2020年9月11日下午2时许,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急着赶去米脂县城开会,开会的主题正是乡村振兴。作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荣誉的高西沟村是2020年榆林乡村振兴计划的标杆。于是有了一本A4纸大小的《陕西省高西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一书。这次规划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作出的总体设计。

  高西沟的乡村规划分了近期和远期的两个目标,到2020年,高西沟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产、村、人”融合基本形成,“居、业、游”共进初步显现,共同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致富路,高水平实现全面小康;打造全省农村基层党员培训基地,基本建成“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22年,高西沟及周边地区发展将融于一体,形成“大高西沟”的农业产业格局,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形成,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建设成果稳固,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宜居、宜游、宜业的“陕北小江南”,在全省乡村振兴发展中走在前列。

  高治斌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已经注册了高西沟这个品牌和商标,今后利用电商,发展农产品线上展销渠道,组织农户按照国家标准开展专业化生产、品牌化运作,高西沟的山地苹果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经种植到2000多亩,村民的人均收入也达到了24000多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高西沟水清了、山绿了,怎么把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是我们村干部要做的。下一步,主要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专门制订了产业兴旺规划和特色旅游产业规划。”姜良彪说,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是一代一代人要坚持才能做到的,只有生态保护做好了,才能真正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记者手记

  一诺60余年

  4平方公里的村庄,42座山头和21条沟水清山绿、花果飘香,村民们过上了旱涝保收的日子,更为关键的是,4平方公里的村庄也给黄河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高西沟开始治理至今,高西沟村已累计拦截泥沙200多万吨,高西沟人也一直在坚守,不向黄河输入一粒沙。这是几代高西沟人对母亲河黄河的承诺。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勤劳敢干的高西沟人在治山治水中唱出了他们的承诺,60多年来,他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这一承诺。

  “水不下山、泥不出沟”,高西沟村水土流失治理实现了质的飞跃,开创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建设的先河。站在高西沟被一锨一铲建设出的梯田里,能感受到高西沟人征山治水的决心,也被他们不屈不挠向恶劣环境进攻的精神所感动,这个只有4平方公里的村庄,被称为全国生态环境治理的老典型。

  鸟瞰整个高西沟村,一道道山峁、一条条沟壑布满了新绿,虽然梯田里的山地苹果还不到收获的季节,但它红彤彤的脸蛋已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前辈为高西沟付出了一切,他们真的是为后代造福,小时候经常挨饿,但不知道为啥饿,长大了,做了村干部,才知道生态治理好了,肚子才能吃饱,才能吃上‘ 生态饭’,高西沟人每次开村民大会,村民们都很积极,他们来听听政府有啥好政策,村民谁做错啥了,村干部就提出批评,事后村民也不计较,这是高西沟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村主任高治斌说,现在山地苹果是村民的主要产业和收入来源,今后还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生态立村,是高西沟人认准了的一条路子,永远也不会变,高西沟村林草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逐年减少、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这都是生态建设带来的好处。

  “现在的高西沟村有谁要入党,先种树。村上新发展的党员必须至少栽植100棵树苗,且要保证存活率在90%以上。种树是为了让村上新发展的党员亲身体验老党员们当年植树造林的艰辛,提醒他们不要忘记高西沟村过去的艰苦。”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

  现在高西沟村有大大小小126个淤地坝,“高西沟通过多年的治理,即使每年遭遇暴雨,高西沟的洪水也流不出去,更流不进黄河。”高治斌自豪地说。

  是的,如今的高西沟“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碧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高西沟人用血汗在这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下了最好的诗篇,画出了最美的田园画卷。(文/图 记者 李长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