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5356.04元 西部地区为毕业生就业首选地
2021-02-04 18:38:0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2月4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2020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33.2万人。截至2021年11月1日,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已就业27.1万人(其中有岗位就业人数21.4万人;升学、出国、征兵人数5.66万人),全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1.64%。从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整体特征来看,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0%的工作目标,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3.4万人选择到陕西就业

  《报告》指出,陕西省不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涵盖了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外。西部地区成毕业生就业地区首选。2020年西部地区共接收了15.24万名陕西应届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1.10%;此外,有4.67万名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占比21.79%;有15299名毕业生在中部地区就业,占比7.1%。

  陕西省是不同院校毕业生就业地区中最为集中的省份。2020年,陕西省有13.47万人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占全省已就业毕业生的62.81%。双一流建设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与独立院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其他类型院校(研究所及陕西省委党校)毕业生在陕西省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0.16%、54.69%、71.19%、73.02%、73.35%、68.73%、78.08%、93.18%。

  教育行业就业率最高

  从就业行业看,202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中,在教育及培训机构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3.03万人,占全省已就业毕业生的14.11%;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就业的有2.68万人,占比12.49%;在制造业就业的有2.44万人,占比11.38%;在建筑业就业的有2.39万人,占比11.14%。

  从就业单位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企业就业的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60.79%。其中,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的有11.38万人,占比41.98%;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有4.29万人,占比15.83%。

  从就业岗位分布看,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3.94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8.38%;在“教育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有3.76万人,占比17.51%;在“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为2.82万人,占比13.15%。

  从学科就业情况看,全省高校工学类专业就业率最高,为85.85%;理学类为78.76 %;农学类为82.42%;管理学类为80.52%;文史类为77.75 %;医学类为79.26%;法学类为71.83 %。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5356.04元

  202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为6553.18元。其中,博士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9312.67元,硕士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7641.51元,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5356.04元,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902.46元。

  从国家设置的标准专业看,不同学科门类毕业生(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理学和文学毕业生,其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582.24、5746.59、5490.67元。平均月收入最低的后三个学科是医学、教育学和历史学,其平均月收入分别为4444.06元、4296.08元和4320.65元

  从就业行业来看,平均月收入最高的就业行业是金融业,其平均月收入为6741元,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其平均月收入为6511.11元。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职位是科学研究人员,其平均月收入为7891.11元。其次是公务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其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998.5元、5921.33元。(文 陈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