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坐诊”农高会,甘为果农“孺子牛”
2021-10-25 16:46:31来源:阳光网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转载)16年“坐诊”农高会,甘为果农“孺子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专家王安柱(右)为果农寇文学讲解无花果管理技术

  寇文学逛杨凌农高会,目标很明确,就是找专家问技术……

  10月23日一大早,刚过六点钟,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太平村果农寇文学就匆匆起床,穿好衣服吃过早饭,他马不停蹄的赶往汽车站,目的就是要在七点半前搭上通往杨凌“农科城”的首趟班车。

  为农解忧,助农搭乘致富车

  今年参加杨凌农高会,在疫情防控方面比较严格,寇文学早有耳闻。因此在参会前一天,他专门做了核酸检测,临走时又带了口罩。一切都很顺利。来到杨凌,寇文学通过防疫安检后。直奔农高会百名专家服务区,他要找的专家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果专家王安柱,咨询无花果的管理技术。

  坐在王安柱的对面,寇文学心中不免有些激动。“王老师您好,今年又找您给我指点来了!”寇文学说。

  “今年在种植上都遇到了啥问题?”王安柱询问到。“我想将鲜果做成无花果干、无花果酱,做这个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寇文学迫切的回答,其实这只是寇文学心中众多的疑惑之一。

  你问我答,不知不觉间,寇文学与王安柱聊了近一个小时,心中的疑惑也一个个得到解答。其实,寇文学种植无花果,还要从五年前说起。2016年第一次来杨凌逛农高会,展会上的新品种、新技术让他大开眼界。而得到寇文学频繁光顾的却是百名专家服务展区。

  见识了农高会上的“农科智囊团”,寇文学下决心要发展经济产业。2017年当村子大部分群众搭乘项目东风,发展景观树时,寇文学想到了发展经济果。而在经济果中他尤为偏向于无花果。

  没技术、缺苗木、不会管……成了他梦想路上的“拦路虎”。为此寇文学不断的向杨凌专家请教、在网上查看介绍资料。最终,他从山东买了无花果苗木进行种植,在自家田里栽了7.6亩无花果,第一年挂果,寇文学并没有卖,而是将鲜果分给了亲朋邻里,他想让大家都常常无花果的美味,去年是无花果的丰收期,寇文学说,不到八亩地卖了5万元,寇文学心里开心极了。

  立志要将无花果产业做大做强的寇文学,从此成了杨凌的“常客”,每年农高会举办之际,他都会如约而至,找专家问技术。“无花果的储存周期短,所以我想对无花果进行深加工,这次来杨凌专门问一下专家。”寇文学说。

  执着田畴,甘为果农“孺子牛”

  如今,在全国各地,有无数个和寇文学一样,通过杨凌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致富的农户。同样,也有数以千计和王安柱教授一样,致力于将农业科技传播给广大农户的教授、专家。

  采访中,王安柱讲了一个发生在农高会上的故事,近十年来,在他脑海中从不曾忘记。有一次,一名来自陕西礼泉的果农带着剪刀,扛了一颗两米高的桃树枝。目的是找在场专家“问诊”,高大的树枝惊呆了现场所有专家。

  原来,农户不会修剪,慕名而来农高会寻求技术指导。询问到来由后,王安柱接了“诊”,他将高大的桃树枝蹲在地上,又询问了一番农户桃园的种植密度、园子树形是怎么培养的等管理情况。开始边剪边讲,果农听的格外认真仔细。“树形如何定?那些枝条需要修剪?我都仔细的讲了,果农也听得很认真仔细。”王安柱说,看得出果农很需要农业技术指导。

  指导完毕后,果农兴奋的说到“我终于学到修剪技术了!”王安柱又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果农,此后多年间,王安柱经常会接到果农的电话,他耐心指导,直到果农对桃园有了成熟的管理技术。

  其实,对王安柱来说,每年培训指导的农户数以千计,他深刻的认识到,果农对农业技术的渴望,因此他为很多果农指导,从不求回报。“这些年来,我每年下乡培训超过20多次,少则60多农户,多则上百农户听讲,我觉得只有将农业科技传播给农户,才能真正让农户增收致富。”王安柱说。

  在给咸阳三原的一个果农指导中,王安柱始终没有见过农户,全程通过电话指导。农户只要打来电话咨询,他都悉心指导。这些年来,像三原的农户一样,通过电话学习管理技术的果农不胜枚举。

  王安柱“坐诊”农高会是从2005年开始的,16年来,每届杨凌农高会他都会如约而至,每天咨询少则三十余人,多则五六十人,从新疆、甘肃到、山东、湖北,从桃树、杏树到无花果树……涉及范围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地区,涉及树种多达数十种。16年如一日不曾间断,王安柱始终践行着为农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数十年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农业科技传播乡土间,这就是杨凌的农科专家。在陕西杨凌,还有一大批像王安柱一样的农科专家,他们毕生与农民结友,与泥土为伴,将农业科技播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农民的增收致富默默地奉献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