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3月4日,杨凌示范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总结示范区去年科技创新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破解“五大难题”、开创“五个新局”中,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开创示范区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大会现场 供图 杨凌党工委宣传部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陕西省科技厅巡视员郭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史高领主持会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杨凌科技产业集团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2021年,杨凌示范区积极发挥秦创原农业板块牵引作用,全年获批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创新平台,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3项,89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登记,6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面向旱区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445场次、培训农民4.5万人次,981人获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示范带动效应持续增强,此外,不断优化“双创”生态,农业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今年是杨凌示范区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杨凌示范区将立足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队”定位,紧盯“三区三高地”和“中国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目标,坚持“1155”工作思路,推动区校融合发展,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为牵引,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创新中心、区校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任务,精准破解难题、合力开创新局,以科技创新铸大国“农”头。
加快培育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高标准建设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杨凌示范区加快建设陕西杨凌(旱区农业)种业创新基地、陕西(杨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持续推进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建设,围绕旱区主要农作物、畜禽等新品种培育,筛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实行“揭榜挂帅”,面向国内外公开遴选创新团队,持续开展育种创新攻关。
杨凌示范区 实施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创新工程,推动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产业创新中心集聚优势科研团队,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开展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实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水土流失防控等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旱区农业节水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探索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的节水工程和规模化生产托管服务;实施农业生物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重点支持农业有害生物、家畜疫病等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研究,为旱区农业生物安全提供科技支撑;支持企业、科研机构与院校开展协同创新,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2021年全年新增国审品种20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7项,加快形成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新局面。
秦创原农业板块 供图 杨凌党工委宣传部
加快推进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 持续激发创新发展动能
杨凌示范区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优化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支持秦创原农业板块的若干政策;加快成果转化服务载体建设,推动中国农科院技术转移中心杨凌分中心运行,发挥国家(杨凌)技术转移中心、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作用,集聚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在杨凌落地转化;组织开展秦创原农业板块“三秦行”活动,统筹推动示范区、西农大与各市“两地三方”科技合作,促进农业板块在全省各市复制落地。
杨凌示范区启动实施“后稷人才工程”,不断增强人才政策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着力解决人才发展的住房、子女教育等难点痛点问题,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建设“科技经纪人”“新双创”“科学家+推广专家+农技员”三支队伍;强化科技金融支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2支以上,推动区内2家以上金融机构升格。推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健全“政银担”风险补偿机制,增加风险准备金,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探索种业品种权质押、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拓展供应链金融等信贷产品创新;健全融资项目库,储备农业科技成功转化、重点挂牌上市企业等优质投融资项目100个以上;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加快提升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整体成效,实施“双创”孵化载体能力建设行动,培育建设行业性中试基地、专业化孵化载体2家以上;积极争取承办国家级、省级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常态化开展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加速推动项目落地转化。2021年全年新招引科研人员、大学生、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团队100家以上。
推进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022年,杨凌示范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创新要素集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做大做强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种业、畜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果业、农业智能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创新中心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协同创新,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坚持“链长制”推进机制,高质量推进12条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建设;积极争取建设陕西省畜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畜牧产业研发试验产业园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引导区内重点企业建设“四主体一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515”工程,持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和农业小巨人培育计划,扩大科技企业群体,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队伍。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杨凌智慧农业谷 供图 杨凌党工委宣传部
推动区校融合发展 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2022年,杨凌示范区将进一步发挥省部共建体制优势,全力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未来农业研究院落地建设;支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应用类本科建设,开工建设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进一步健全完善区校融合发展机制,在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框架下,进一步发挥高层会商、专项工作对接的作用,促进工作协同推进、项目平台融合。稳步推进示范区与西农大土地置换工作;加大秦创原农业板块区校共建力度,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科技人员、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孵化项目落地转化。
颁发培育奖励资金 供图 杨凌党工委宣传部
立足上合扩大影响 加快融入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网络
2022年,杨凌示范区将持续推进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建设,加快推动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争取国际旱作农业联合研究中心落地杨凌,与上合组织国家大学、科研机构共建旱区种质资源库,进一步提升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影响力;扎实做好农业科技援外培训,全年承办农业援外培训班10期以上。围绕深化农业多边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国际旱区农业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及上合组织国家商会协会在杨凌设立办事机构或合作平台;加快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境外产业示范园建设,新建海外农业合作园区6个以上;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农业展会目标,高水平办好第29届杨凌农高会,全面提高参展企业层次,大幅提升农高会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发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
会上还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授牌并颁发培育奖励资金。(文 行波 刘智辉 李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