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华 记者杨力 李学东 柯希飞 摄
王冬霞 记者杨力 李学东 柯希飞 摄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将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始终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西安贡献。
创新之道 唯在得人
政协委员聚焦秦创原人才驱动
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3月的西安,春和景明。参加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委员们意气风发,认真履职,就大家最为关注的秦创原,委员们有话说。
团市委集体提案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在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团市委递交的集体提案,提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建议。
靶向引才 聚焦“专精特新”人才
该提案提出,要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坚持靶向引才,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人才需求,尤其是“专精特新”人才。目录精细到产业、精确到行业、精准到岗位,为人才招引提供指导。
要增强引才聚才影响力。加大核心人才支持力度,在市级人才计划中增设秦创原人才引进专项,明晰“专精特新”人才引进路径。争取承办、参加高层次人才需求对接会、人才交流会等,全方位、多角度推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同时,实施更具吸引力的引进政策。深化“西安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加大对从事基础前沿研究的科技创新人才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建议科技、人社、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创新政策,用良好环境凝聚、吸引人才。
校企合作 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提案建议通过市校共建培养基地、校企合作订单育人等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实施“人才+项目”培养模式,依托秦创原重大科研项目,通过实践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强化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加大对高校院所青年骨干科技人才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分级分类遴选扶持领军型(新锐型)青年企业家。
探索人才流动机制。设立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在高校院所和企业双向实施“产业教授”项目。
精准扶持 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清单
加快研究制定促进人才开发、人才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人才队伍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提供资金保障。设立秦创原平台建设专项贷、科技创新人才创投基金等,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引导各类资金投资科技创新人才领办创办的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
建立人才服务计划。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实行梯度人才服务。重点突出高层次人才精准扶持,制定高层次人才服务清单和政策清单,提供引进落户、创办企业、政策兑现、社保医疗、子女就学等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激励鼓励 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奖励力度
改进人才评价体系。把握和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是发现使用科技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考核制度,健全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综合运用事业、情感、荣誉、物质等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有效激励。重点对产业技术进步、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合作与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奖励力度。
加大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在各类典型选树活动中,向科技创新人才倾斜。加大主流媒体通报表扬成果突出、对高质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宣传力度,引导激励各类人才踊跃投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政协委员张刚建议:
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四篇文章
针对人才引留,政协委员张刚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重中之重是做好外引内育文章。引育平台搭实搭强,服务工作做实做优,全面做好人才的“引、育、留、用”四篇文章,方可加快实现高端人才集聚,打造一支高层次人才集群,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精准构筑创新创业人才平台
目前,秦创原创新人才在西咸新区范围内对开展基础学科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校、科研院所均有重点支持,但覆盖面有限,仍未最大激活高校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张刚建议,学习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先进经验,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设园区和人才培育基地,精准构筑创新创业人才平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西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拥有较强的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可以背靠本土搭建高校科技园平台,对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等方方面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有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优秀学生实习实训,客观上实现优秀储备人才的落地生根,防范人才外流。
梯度化补贴政策
全方位吸引高层次人才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历来激烈竞争。张刚建议在政策补贴等方面搭建人才梯队,保留现有政策的同时向更多高层次人才倾斜,形成梯度化补贴政策,对取得博士学位且在园区就业的毕业生均给予相应额度的补贴或创业扶持,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扶持、引流。“我相信秦创原可以做得更好,在政策上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入驻”。张刚说。
政协委员林原建议:
建设人才创业高地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市政协委员林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碑林区《关于省市区联动建设“大学+”全域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实施方案》中对人才引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到2022年底,力争引进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50名以上,创新设计人才1000名左右,推动1000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林原介绍说,碑林区正在积极建设人才创业高地。以促进校院地合作、加快产城融合,大力引进培育各类人才、形成人才梯次涌现、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建立全域“大学+”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以国际化视野、市场化方式对产业要素资源进行有效链接和整合配置,汇集专业服务机构,构建人才服务微生态。组织高校智库、“国际城市专家西安智库”等围绕国家战略部署、重大工程项目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咨询服务活动。打通人才信息链条,建立省市区统一、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人才数据平台。与高校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实施“设计英才培育计划”等人才计划,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和人才培训实习基地,培养“新工科”和硬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梯队。建立灵活多样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培育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 记者马昭 闫珅
西咸新区出台“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西咸新区本月刚刚出台“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条条干货、诚意十足。
记者了解到,该政策聚焦西咸新区“6+1”主导产业方向,重点支持在西咸新区范围内开展基础学科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对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五上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在人才奖励方面,西咸新区对经认定的人才,连续3年参照上年度个人财政贡献度予以100%资金奖励。获得省级科技领域荣誉奖励的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科技新星”“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资金奖励。获国家、省、市外专部门引才引智项目资助的人才项目,通过股权投资与资金资助相结合的方式予以项目资助(就高原则予以50%配套,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评审完成“揭榜挂帅”项目的人才,给予省级50万元、市级30万元、新区20万元资金奖励。
在人才补贴方面,在西咸新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并签订正式购房合同的人才可享受15万元购房补贴,分3年核发;新区租房居住并签订正式租赁合同的人才可享受2000元/月的租赁补贴,补贴3年。新区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的人才,在新区范围内的汽车销售公司新购乘用车给予购车补助(裸车价10%,最高5万元),每人限补1辆。人才认定期内,通过新区申报认定人才计划(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和“西安英才计划”),根据奖励资金予以50%的资金配套,最高不超过50万元。
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中涉及的各类政策条款兑现以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为主,规范流程、简化手续、提高兑现效率。通过西咸新区申报认定的国家、省级、市级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可同等享受“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支持政策。
人大代表王安华:
创造性开展建筑业板块“科学家+工程师”模式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市人大代表、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华表示,“作为国有大型企业,要凸显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城市运营和建筑行业的创新能力,为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贡献力量。”
“我们借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通过打造‘科学家+工程师’模式,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王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是一座具有创新基因、创新资源、创新优势、创新潜力的城市。作为企业,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优势资源,转换成生产元素,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直以来,陕西建工集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工大、西交大等名牌高校有着长期战略深度合作,通过科研团队和建设管理者有效衔接和结合,大量的专利、QC等科研成果融入建筑的施工管理、技术提升等方面,促进了建筑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王安华说,“今年,我们将重点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此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符合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要求,不仅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也减少污染、施工美观,将为施工板块科学赋能,助力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建筑业综合水平的整体提升。”
谈到创新中必不可少的人才要素,王安华表示,希望增加产业园带动农民工技能的转换,结合培训,让传统的农民工尽快转化成技工,实现技能综合的提升。 首席记者 张端
人大代表王冬霞:
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打造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行业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可以合理配置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组合。
市人大代表、西安市博菲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冬霞表示,西安市高校云集,科研院所众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智力支撑,是科技创新资源和科研人才的重要集聚地。“西安市近年来积极落实国家及省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并结合西安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出台了各类科技扶持政策,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此次大会上,王冬霞围绕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我建议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供给,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按学校学科类别分类或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分类实施‘一校一策’或者‘多校一策’,推动以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带动创新发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首先对科研经费使用、科研评价考核、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等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效率,充分调动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其次引导企业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创立技术创新中心。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改革科技资金扶持方式,采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政策,给予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
“在市场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成果转化专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高校设立的技术转移机构,主要以合同备案、登记、材料受理及专利申请咨询服务为主,缺乏技术价值评估、商业谈判、资本运作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技术经纪人的市场化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一系列配套机制仍不健全,高素质人员少等问题仍然存在。”
王冬霞提出,可以组建高水平的技术转移服务队伍,促进成果转化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通过培育和发展正规的、专业性强的产学研中介服务机构。比如制定完善的产学研中介机构准入条件,对产学研中介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使中介机构以及中介服务在制度框架内良性运行。”
王冬霞还建议,依托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承载能力及地方财力等多方面系统谋划,理性布局,优先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化产学研融合,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在产学研用改革中的协调推动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产学研改革的标杆行业。” (西安晚报首席记者 张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